从细节培养工匠精神——长城职技校探索实践一体化职业教育

[导读] “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
学习技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能力和自信心的过程,图为长城职技校刀工练习和整车示范现场
学习技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能力和自信心的过程,图为长城职技校刀工练习和整车示范现场
学习技术的过程本身就是一个提升能力和自信心的过程,图为长城职技校刀工练习和整车示范现场。(郭志国 摄)

5月9日,我市2016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市直和城区11所职业院校师生开展了专业成果展示和招生咨询活动。

5月13日,晋城长城职业技术学校把合唱比赛作为该校开展“职业教育活动周”的序幕,25支代表队在校区内唱响青春,放飞梦想,展示了他们良好的精神风貌。学校还邀请泽州县武装部的现役军人展示了标准的队列姿势,赢得了同学们的阵阵掌声,也让他们认识到组织性和纪律性的重要性。

“职业教育活动周”的设立,目的是要在全社会弘扬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形成“崇尚一技之长、不唯学历凭能力”的良好氛围。首届“职业教育活动周”2015年5月10日在北京启动,今年是职业教育活动周的第二年,主题是“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我市开展的这一系列活动,就是为了让学生在掌握专业技能为社会服务的同时立德树人。

打通课堂和车间的双重身份

通过青年节、教师节、春秋季校运会、职业教育周等活动,让不同专业的师生走到一起,互相交流自己的职业兴趣和职业认识,提高学生的自信心,提升师生职业教育荣誉感,培养高素质的劳动者,已经成为长城职业技术学校的校园文化。汽修专业学生李佳说:“职业教育周活动中,学校组织一系列活动,能够认识不同专业的老师和学生,互相交流,互相学习,感觉信心满满的。”

长城职业技术学校是一所集中职教育、各类职业技能培训、校企合一为一体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下设计算机、汽修、美容美发、烹饪、会计电算化五项专业,在校生1424人,建校以来累计培训各类专业技能人才逾万名。在这些专业技能人才的发展生涯中,学校兼有课堂和车间的双重身份。

十多年来,长城学校不多探索符合职业教育发展规律的教学模式,大力进行“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把课堂设在实训车间,老师先讲理论,然后组织学生就所学理论进行实践,改变了传统的你教我学、你说我听的教学模式,大大活跃了课堂气氛,很受学生欢迎。学校为保证学生的实习实训顺利进行,建有晋城国际赛车场、长城饭店、长城艺人纹绣美容美发中心、长城骄阳印刷厂、长城艺术设计中心、长城电脑组装维修中心等六大实训基地,满足了学生就业实训的需要。

汽修专业教师杨杰说:“以汽修专业为例,学校根据就业市场调研,对汽修专业进行了改革,把汽修专业细分为机修、电工、美容装潢三个专业方向,彻底摒弃了以往教室上理论,车间上实践的做法,把理论教室和实践教室合二为一,进一步加大实践教学的比重,让学生在动手中掌握扎实的专业技术。”与此同时,学校还把驾校引进校园,在校园内划有练车场地,为年满18周岁的汽修学生提供方便,学生毕业时就可考取驾驶证。2013年,汽修专业获评为市级示范专业。

教师郭志国说:“课堂效果证明,理论实践一体化的教学模式在学生中很有市场。学校的计算机、烹饪、美容美发、汽车修理、会计电算化等专业,备受社会青睐,从而搭建起了从校园通往职场的平台,多年招生率在全市同类学校中名列前茅,就业率高达95%以上,使一批批青年人走进社会,实现了就业、创业、发展的梦想。”

构建“师傅”和“徒弟”新角色

实训基地建设是职业高中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条件。该校依托六大实训基地,开展模拟实训教学,把课堂当车间,把学校当企业,把学生当员工,进行“师带徒”模式,老师就是师傅,学生就是徒弟,让学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

教师是学校管理中的主体,其素质高低直接决定着学校的办学质量、办学声望以及办学前景。该校每年投入资金十余万元,为教师自学、培训、进修、考研、参加各种活动创造条件,先后选派教师到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上海第二工业大学、江西农业大学、湖北工业大学、教育部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研究所、山西职业技术学院等学校深造专业技艺,选派优秀班主任参加中国德育与班主任大会等等。除了采用“走出去”的办法外,学校还采取本校培训方式,每年新学期都要进行全员培训,全力打造师德形象好、专业业务精、教学水平高、敬业精神强的老师队伍。

该校就业科根据学生的个人特点和职业生涯规划安排学生的就业岗位,基本上以本地的饭店、4S店、汽修厂、广告公司为主,例如新浪印业、红星科技、晶通达别克4S店、长安福特4S店、富景酒店、芙蓉大酒店等,为学生提供正规的可持续发展的就业机构和单位,并和用人单位就学生实习期间的各项待遇达成一致并签订协议,保证学生实习期间的工资待遇。

“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的核心是从细节培养工匠传承精神,校长马中波说:“在中职学校,师生关系延续的时间很长,有些甚至成为一生中的重要伙伴,学生在工作中遇到问题首先就会想到自己的老师。为了学生就业后得到很好的发展,学校选派优秀的教职工赴合作企业实习,进一步提升老师的专业技能,同时从企业邀请专业人员到校授课,让学生提前了解企业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文化,为师生更好地沟通提供保障。”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