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热衷孩子上各种衔接班 “抢跑”风越刮越猛为哪般

[导读] 暑假里孩子们究竟该干些什么?几位老师表示,暑期并不是说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就好,家长们可以从别的方面培养锻炼孩子,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早上7点半出门,中午11点半放学,下午2点半出门,下午5点半回家。还没开学,我市准一年级新生张柯颖已经开始了一年级的时间和课程安排。比张柯颖更忙的是初中毕业马上要升入高中的刘宇飞,不光晚上参加了一个培训机构的数外物理培训,还要参加白天的初高中衔接班。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我市不少孩子与张柯颖、刘宇飞一样,刚毕业没多久就又走进了培训班。小到幼儿园毕业的孩子,大到准高一新生们,他们都在忙一件事:抢跑。

“超前班”里抢进度

张柯颖的妈妈给她报的这个幼小衔接班要上30天,语文、数学都是按照一年级的教材来教,就连作息时间都与一年级一模一样。令记者惊讶的是,除了语文数学,张柯颖学习的还有美术和体育,这些课程在小学课程里有,现在也同样有。

“想着提前让孩子学一点,可以让她早点适应小学生活,培养良好的坐姿和生活习惯。”张柯颖的妈妈告诉记者。“最主要的是在幼儿园,孩子们想玩就玩,懒散惯了,得提前培养。而且听老师说,有的孩子上课第一天就坐在那睡着了。”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虽然有不少的家长认为假期里应该让孩子玩好,但是接受采访的20位家长中,就有12位送孩子进入了这种衔接班。他们说,看着身边一个个孩子进入了衔接班,就怕真的输在“起跑线上”,于是也把孩子送了进去。不少的家长不但现在准备给孩子上衔接班,在今后上初中、高中都已经做好了衔接班的打算,计划让孩子一直这样上下去。

“抢跑”真的有用吗?

对于家长们热衷让孩子上衔接班这种现象,记者采访了市实验小学一位老师,这位老师告诉记者,知识上的抢跑是一时的,反而还影响良好习惯的培养。

这位老师告诉记者,以前“抢跑”的较少,在“零起点”孩子中,孩子们大部分都学得很不错,“他们上课听得很认真,放学后家长也上心。”而从前年开始,不少教一年级的老师就反映,在上学前学过一些一年级知识的孩子,反而容易走神。等到了二年级,是否“零起点”,这个差距几乎就不存在了。

针对初中高中阶段“抢跑”现象,记者采访了我市一位高一老师,他告诉记者,不同孩子抢跑会产生不同情况。有的学生学在前面,在第二次听的时候可以更多了解、巩固,但是有的孩子以为自己学过了不用听了,反而让这种情况一直延续下去,到最后听不懂了,耽误了孩子的学习。而且各种课程安排在各个年龄阶段是经过科学论证的,太心急有可能会起反作用。

“孩子不需要抢跑,自学能力更加重要。”采访中,几位老师建议,如果家长们真的很担心,可以提前买来课本让孩子预习一下,找到自己不会的,在课堂上解决,这样可以更加有利于孩子学习。

培养良好习惯最重要

暑假里孩子们究竟该干些什么?几位老师表示,暑期并不是说呆在家里什么也不做就好,家长们可以从别的方面培养锻炼孩子,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

在老师的介绍中,专注是很重要的一点。市实验小学的老师介绍,孩子们由于年纪小,很容易就会分神,所以能专注一堂课的时间就显得尤为重要。这种习惯家长可以从暑期就进行培养。此外,倾听也是很重要的,学会听老师的课,重点、精髓的内容才能进行掌握,自学能力也要多培养孩子一些,多阅读,多看书,扩大孩子的视野。再者,孩子也应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小学阶段,孩子们抵抗力弱,这个时间也应该培养孩子的饮食习惯,让孩子养成一个不挑食的习惯,多运动增强抵抗力。家长也要言传身教,让孩子有一个良好的品行。此外,在家中也可以多多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

好习惯的培养比学习成绩要重要的多。最主要的是,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成绩自然也不会落下。 本报记者 李健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