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拥护党的纲领,遵守党的章程,履行党员义务,执行党的决定,严守党的纪律,保守党的秘密,对党忠诚,积极工作,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永不叛党。”

高都镇泊南村
泽州县高都镇泊南村田国富,始终牢记入党时自己面对党旗宣誓的誓言,并以其为准则,严格要求自己。2008年4月,在全村人的拥护声中,田国富当选了泊南村总支书记。面对全村近2000口人的殷殷期盼,面对千头万绪陌生的工作,田国富毅然挑起沉甸甸的担子。建设新农村,农民增收是根本。通过组织全村党员、群众代表开展为期两个月的大讨论,他理清了泊南村的发展思路,带领村民摆脱对煤炭产业的依赖,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增加群众就业、实现群众增收致富。

泊南村党总支书记田国富
“作为一名党员,作为一名村支书,我就要牢记党的宗旨,将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带领大家致富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田国富的话铿锵有力,落地有声。

泊南村党总支副书记任双保
任双保说,田国富书记始终以一个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自身廉洁和班子团结作为两根标杆,上任以来,一直坚持坐私家车,并从没有向集体报销过油费和过路票,办公事时,请客吃饭全部是自掏腰包,为我们党员和群众中树立了一个很好的榜样。
“摆脱煤矿,大家还能增收么?”泊南村村民大部分在煤矿上班,早已习惯了“打下去是煤炭,挖出来是钱”的日子,对于田国富提出的发展现代农业计划充满了疑惑。为了打消村民们的顾虑,田国富与村两委班子商量,带领党员和群众代表分三批赴山东省寿光参观大棚蔬菜种植,开拓视野,增强发展现代农业的信心。2010年,他作为主要出资人成立了泽州县成晔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自掏腰包为村里建起了38栋蓄暖型日光温室大棚,并以极优惠的条件吸收本村闲散劳动力承包种植。统一培训、统一种植、统一销售,企业化的管理让承包农户完全没有了后顾之忧,大棚很快承包一空。经过两年的实践,目前,泊南村的蔬菜大棚已经形成了年生产蔬菜100万公斤的生产能力,产值450万元,安排劳动力就业150余名。

38栋蓄暖型日光温室大棚远景
任双保说,这38栋温室大棚可都是田书记自己出资为村里建造的,他没有用村里一分钱,他用自己干企业赚的钱,帮大家想致富门道。他说过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一起富起来才是真的富,他是我们致富地“领头雁”,带领我们一起致富,一起过好日子。

大棚内硕果累累

大棚承包户刘文翠
刘文翠说,自从有了这蔬菜大棚,我家一年收入可增加3万元。
参观完蔬菜大棚,沿着笔直的柏油路一路前行,美丽的人工湖、绿色掩映的住宅楼小区、湖畔边下棋的老人,树荫下玩耍的孩童……自然、舒适的氛围让人心旷神怡。

高都镇泊南村美丽的人工湖
“水是自来水,暖气集体供、路面不沾泥、数字电视进家门,做饭用的是煤层气,打开电脑网上看,天南海北随便转……”在村民原云梅热情的介绍下,大家一起走进了她“新天地”小区的新家,130多平米的房子干净整洁、温馨的装饰让大家眼前一亮。

高都镇泊南村新天地小区

原云梅一家
原云梅说,过去我们住的是老式的砖木结构的房子,夏天怕涝、冬无暖气,填火做饭烧蜂窝煤既不卫生也不安全。如今我们住进了新小区,水、电、暖气、电话、网线、煤层气、数字电视一样都不少,孩子上学也方便了很多,这不,孩子今年考入了晋城一中,村里还会补助1000元钱。我们的日子过得和城里人一样。
劳有所得,住有宜居、老有所养、学有优教是田国富心里新农村的模样。改造村民的居住环境,更是田国富上任后的重要举措。2008年,村里建成了新天地小区,8栋楼房却因资金短缺,无法完成配套设施。田国富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与村两委班子多次商量,多方筹资,最终投资上百万元完成了水、电配套设施,投资220万元建成煤层气站,实现了集体供气,投资200余万元完成集中供暖设施,实现了水、电、暖、煤气、宽带、数字电视整体入室和垃圾处理一体化。2011年,村里投资又建成4栋住宅楼,260户村民迁入了新居。
“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住宅楼有5栋,计划建设的有4栋,届时,5个自然村的整体搬迁将全部完成。待所有村民搬迁完成后,旧的村址将全部还原成为耕地,增加复垦土地500多亩,也可为招商引资预留土地发展空间。”田国富微笑地望着在建的楼房,充满希望地对大家说道。

田国富2012年六月荣获晋城市创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
“跟着支部走,致富不用愁;跟着书记干,大伙有钱赚。”泊南村百姓中间流传的这支顺口溜流露出的是泊南村百姓对“领头雁”田国富的崇敬与信任。(撰稿:李伟常雪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