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守护7名被拐女童的“警察爸妈”

[导读] 年前,降生到这个世界不到一周的她们,被犯罪分子从广东省拐带到我市境内,幸运的是,在晋焦高速路段,她们被山西高速交警三支队一大队的交警解救。6年来,交警们每个周末都带着衣服、食品到市社会福利院看望他们共同的“女儿”,与7个孩子结下深深情缘,孩子

晋城市社会福利院,有7个特殊的女孩备受大家关注。

晋高玥、晋淑玥、晋娇玥、晋晶玥、晋关玥、晋爱玥、晋妮玥——这是7个有着特殊命运的被拐女孩儿,她们名字的第二个字连起来就是:高速交警关爱你。

6年前,降生到这个世界不到一周的她们,被犯罪分子从广东省拐带到我市境内,幸运的是,在晋焦高速路段,她们被山西高速交警三支队一大队的交警解救。6年来,交警们每个周末都带着衣服、食品到市社会福利院看望他们共同的“女儿”,与7个孩子结下深深情缘,孩子们也在“警察爸妈”们的关爱下茁壮成长。

近日,记者再次走进市社会福利院,倾听这7个被拐女童和她们“警察爸妈”的爱心故事。

“七小凤”名字是牵挂更是一份责任

7个女孩的名字像一座连接山西与广东的桥梁,除了关爱,对解救她们的交警们来说,更多地意味着责任。

8月18日又是一个周末,山西高速交警三支队一大队的民警按照惯例又带着大包小包,来到市社会福利院看望他们的“女儿”。

被解救的7名女孩今年已经6岁了,她们正在福利院的演播厅内排练舞蹈,准备迎接下个月举办的“福利院新址落成剪彩仪式”。看到“警察爸妈”来了,孩子们明显无心继续排练,等到音乐一停,7名女童欢呼雀跃跑到台下,扎入“警察爸妈”的怀中,又是拥抱,又是撒娇。

望着怀中如花一般的“女儿”,当年参与解救7名女婴的民警柴丽锋陷入了回忆中。

2006年10月10日上午,柴丽锋与同事吕志茂、王俊3人像往常一样在晋焦高速公路上巡逻。“巡逻至丹河收费站路段时,我们发现一辆广州至长治的长途大巴违法停靠在路边,车上不断地上下人,遂起了疑心上车检查。这一查不得了,竟在车上发现了7名新生女婴,她们有的被捂在被子里,有的被严严实实地裹在行李包里,7个孩子无一例外地都患上了鹅口疮、脐炎、尿部皮炎,浑身长满了成片成片的红色疹子,肚脐眼里堆满了脓性异物,疼得哭闹不止。职业敏感告诉我们,携带7名女婴的7名成年乘客极有可能涉嫌拐卖人口。”柴丽锋说。

经公安部门介入调查,拐卖婴儿的事实存在,人贩子受到了应有的法律制裁。因为无法找到这些孩子的生身父母,他们被留在了晋城,统一安置在市社会福利院。此后,一大队的民警们隔三岔五、逢年过节就往福利院跑,给7个女童送去关爱与亲情,与她们建立起亲密的“父女”、“母女”关系。

7名女婴在福利院健康成长,今年已年满6周岁,于秋季正式入学,与普通孩子一样享受国家义务教育。在她们的书包、课本上,工整地写着7个美丽、动听的名字,从“老大”到“老七”依次为:晋高玥、晋淑玥、晋娇玥、晋晶玥、晋关玥、晋爱玥、晋妮玥。

“这7个名字是我们跟福利院多次商议之后确定的:‘晋’姓随市福利院的老传统——女孩一律姓晋,男孩一律姓党。‘晋’代表着山西,也寓意着女婴在晋城各界的关怀下健康成长;名字的第二个字分别为‘高、淑、娇、晶、关、爱、妮’,取的是“高速交警关爱你”的谐音;第三个字都取“玥”字,一是希望女孩们都像美玉一样漂亮,二是与老家广东的简称“粤”谐音,希望她们永远记住自己的家乡。这几个名字像一座连接山西与广东的桥梁,除了关爱,对我们更多地意味着责任。”山西高速交警三支队一大队大队长续淑军对记者说。

7个女孩儿又被一大队的民警们爱称为“七小凤”、“七闺女”、“七姑娘”,几年来,她们的命运早与一大队“血脉相连”。

年轻民警没结婚就当上了“爸妈”

当孩子们第一次开口喊爸爸妈妈那会儿,这些自己还是“娃娃”的民警们,全都流下了泪水。

从2006年开始,被解救的日子“10月10日”就成了“七小凤”的生日。

每年这个日子,她们的“警察爸妈”就会准时送来生日礼物和崭新的衣物。这不,马上就到孩子们6周岁的生日了,队里的四位“警察妈妈”高巧利、侯静静、李甜甜、吴丹丹又开始张罗着给“女儿”们买礼物。

“老大长得高,1米2了,鞋子穿29码左右的。老五长得最小,裙子规格是100-110的……”在圣亚广场服饰楼层,几名女警耐心细致地给“女儿”们挑选着衣服。7个女孩儿的高矮胖瘦,性格喜好,她们心里比谁都清楚。“因为年年都买嘛!寒来暑往的,不能让她们冻着、热着,还要把她们打扮得像花儿一样漂亮!”几位“警察妈妈”唠着孩子,脸上满是疼爱之情。

民警高巧利2008年有了自己的女儿,孩子一落地,她对家里人张口就说:“这是咱家老二!”在她心目中,“七小凤”才是排在第一位的“老大”。

在一大队办公室,指导员刘福绪正埋头整理摆放在面前的厚厚一摞子相册,相册里满满记录着“七小凤”的成长历程,以及与“警察爸妈”的点滴亲情:襁褓之中,她们被从大巴上一一解救,个头只有一只猫那么大;剃满月头,她们眼里满是懵懂;蹒跚学步,她们向未来张开了手臂;公园里,她们被“爸爸妈妈”抱着,眼里漾满幸福;与“爸妈”游乐、聚餐、购物……

“当年解救这几个女孩时,我们队里满共21个人,其中18个未婚,都是才从大学毕业踏上工作岗位,他们一下子全部变成了‘未婚爸妈’。当孩子们第一次开口喊‘爸爸’、‘妈妈’那会儿,这些自己还是‘娃娃’的民警们,全都流下了泪水。那一刻,他们深刻体会到‘责任’的含义。”刘福绪说,“不仅如此,这7个女孩儿更像一条情感纽带,把队友们紧紧连在了一起,现在一大队这个集体更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警察爸妈”要守护她们直到成人

这几年,一大队的民警走了几批,又新来了几批,但不管人员怎么更替,大家对“七小凤”的爱始终不变。

6年间,山西高速交警三支队一大队始终保持着一个“每月捐出至少700元助‘七小凤’茁壮成长”的优良传统。

每到月底发工资的时候,队领导首先带头每人捐出100元,其他民警每人30元。这笔钱,通常用于给每个孩子买奶粉、衣服、玩具、文具等生活必需品,暂时花不完的钱就攒起来成为她们的“过节经费”。“这个活动由大队党支部、团支部发起,钱虽不多,却让大家的爱心得以长期延续。全队民警少抽一包烟、少去饭店吃一顿饭、少买一瓶化妆品,就都有了。”一大队大队长续淑军说。

人间最贵是亲情。这份亲情无论距离远近,都珍藏心底。民警吕志茂2011年工作调动到太原工作,他说:“我工作在外地,但家在晋城。每次回家都要去福利院去看望七小凤,把她们接出来玩玩,吃顿大餐。有那么两次,我周末回来去福利院,没见上她们,因为她们全被助养家庭的‘爸爸’、‘妈妈’接走了。当时,我心里还挺失落的。”吕志茂回忆说。

2010年,刚刚大学毕业到一大队参加工作的民警郝帅华,第一次被7个女孩儿喊了“爸爸”。“当时一点心理准备都没有,挺突然,挺不习惯的。后来回到家跟我爸我妈一说,他们老两口高兴地直说‘好呀!好呀!我们这么快就当爷爷奶奶了’!然后就催着我赶紧把‘孙女’们领回家看看。”郝帅华说。等到角色慢慢转换过来后,他与孩子们已经融为“一体”。每次去福利院看完孩子们要回队里时,孩子们总会抱住他的腿不停地追问“爸爸你下次什么时候才来?”,孩子们依恋期盼的目光,总惹得这个大男孩背过身去一个人悄悄抹眼泪。

大队长续淑军介绍,这几年,一大队的民警走了几批,又新来了几批,但不管人员怎么更替,大家对“七小凤”的爱心始终不曾改变。“这份关爱,我们要一直持续到她们年满18周岁成人为止!这就是责任,这就是传统!”续淑军说。

“人不独亲其亲”“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把毫无血缘关系的被拐女童视作家人,“警察爸妈”的爱质朴而无私,也诠释着人民警察为人民的真谛。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