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让村庄恢复乡野情趣 保持田园风光

[导读] 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国情和我市实际。近年来,我市以实施六大林业工程为契机,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以“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强市”为目标,形成“山上与山下统筹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并进”的林业建设新格局,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

晋城的村庄恢复乡野情趣,保持田园风光

以“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强市”为目标,形成了“山上与山下统筹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并进”的林业建设新格局


“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十八大报告中,“美丽中国”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新词。

生态文明建设符合国情和我市实际。近年来,我市以实施六大林业工程为契机,以创建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为载体,以“建设绿色晋城、打造生态强市”为目标,形成“山上与山下统筹发展、城市与农村协调并进”的林业建设新格局,良好的生态环境已经成为我市人民坚持科学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最自豪的品牌。

如今,只要您走进晋城,到处都是绿的海洋。晋城因绿而活,因绿而兴,因绿而名。绿化工程所产生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益显现。

在今年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市长王清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了“让晋城的村庄恢复乡野情趣,保持田园风光”的城乡生态化目标。报告要求:从今年起,我市将按照“五环”、“五片”、“20条线”、70个乡镇所在地的总规划布局,高标准推动村庄绿化工程,从今年至2015年,每年完成村庄绿化300个,四年共计完成1230个村,让晋城的村庄恢复乡情野趣,保持田园风光。

截至目前,首批300个村庄的绿化工作已全部完成,成活率达95%以上,在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同时,也为我市增添了一道绿色生态景观。

每年绿化300个村庄

今年3月1日,市长王清宪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让晋城的村庄恢复乡野情趣,保持田园风光”的城乡生态化目标。3月4日下午,在晋城市六届人大二次会议记者会上,王清宪说“现在农村的生活好了,但是村庄的树少了,情趣没有了。我们晋城也存在这样的问题。社会主义新农村如何建设?生活要现代化,环境要生态化。”在谈到乡村绿化时,王清宪认为,绿化问题是不存在饱和的,也不存在重复建设,“即使村庄未来搬迁了,在空置地上种的树都不算浪费,对生态都是正效应。”

我市共有2239个行政村。按照王清宪市长的设想,每年绿化300个村庄,每个村庄东西南北选一面种20到50亩的小树林,不搞景观树,就种我们地方的杨树、柳树、榆树、槐树等本土树木,其它三面环村种10米宽的林带。“把村庄环绕起来,让村庄掩映在郁郁葱葱的树林当中,保持乡村的乡情野趣,这是城乡生态化的要求,也是城乡居民的共同生活需求。”

绿化涉及“五环”、“五片”、“二十条线”、“七十个乡镇所在地”

“五环”是指环市区、环高平、环阳城、环陵川、环沁水县城四周3公里范围内的133个村;“五片”是指泽州县巴公北义城片、南村大箕片、高平市河西马村片、阳城县北留润城八甲口片、沁水县嘉峰郑村端氏片,涉及村庄300个;“二十条线”是指长晋、晋焦、晋济、高陵、环城、晋阳、阳翼等高速,207国道、长晋线、坪曲线、陵沁线、阳济线、碗周线、长陵线、沁东线等国省主干道和端润线、阳云线、陵修线、王蟒岭线、西蟒线等重点县道旅游路两侧1公里范围内的村,共773个;我市目前有乡镇74个,其中70个乡镇所在地的村都包括在此次绿化范围内。

青山常在 永续利用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晋城人民坚持科学发展的一个最自豪的品牌,因地制宜,大面积营造村庄林带、林片,让我市的村庄恢复乡情野趣,保持田园风光。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努力建设美丽中国。下一步,晋城市委、市政府将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报告,加快全市生态文明建设,着力实施乡村绿化工程,建设宜居生态环境。

我市将继续坚持山上山下统筹规划,村里村外一体绿化,突出小片林、小景点和村庄生态文化特色,按照生态建设和产业富民结合、乡土树种和特色树种结合、政府引导和乡村主导结合的原则,强化措施,加快进度,确保全面完成村庄绿化工作任务。将坚持政府引导和乡村主导相结合的原则,鼓励引导企业、社会组织积极参与生态绿化,共建美好家园;将进一步科学制定森林经营规划,积极开展以中幼林抚育、低产低效林改造为主要内容的森林经营工作,优化林分结构,增加森林蓄积,提高森林质量,实现青山常在,永续利用。

我市将建立加快构建公益性服务和经营性服务相结合、专业服务和综合服务相协调的新型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大力发展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家庭合作林场、股份制林场等林业合作组织;将支持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承担林业建设项目,鼓励发展各类林业专业协会,引导和规范各类林业中介组织健康发展;将倡导政府扶持,集体参与,充分考虑农民利益,利用基层政府既有积累和财政补贴培养龙头企业,通过建立以家庭承包为基础的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和支持林业发展的公共财政制度,鼓励农民在所承包的林地上发展林业和林下经营,确保实现资源增长、农民增收、生态良好、和谐发展。

  晋城,正在向最具发展活力,最有竞争实力,最富人文魅力,“方便、温馨、开放、现代”的宜居之城、活力之城、幸福之城迈进;晋城,正在全面学习宣传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创建国家森林城市,建设生态文明、美丽晋城的道路上阔步前进。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