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1月底,我市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全年目标任务就全部完成,其中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速和项目储备、签约、落地、开工、省级重点工程建设、投产完成率七项排名均在全省前三,项目投产完成率位居全省第一,为晋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
中道能源金匠园区项目、阳城晋煤能源公司2×135兆瓦煤矸石综合利用热电联产项目建成投产,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正式开学,市“三馆合一”项目竣工,晋煤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晋城大医院和兰花国际物流园区等项目正加紧建设……去年以来,我市将重点工程项目建设作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加快实现“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按照重点工程“六位一体”的要求,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强力推进,确保了重点工程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投产、早见效。截至去年11月底,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全年目标任务已全部完成,继续保持了良好态势。
上下联动打造最优发展环境
■各级各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出台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千方百计为重点工程提供优质服务,确保了重点工程项目高效有序推进
2013年是省委、省政府确定的“项目推进年”。为确保项目顺利推进,市领导身体力行,率先垂范,积极深入项目单位、施工一线现场办公,协调解决影响和制约项目建设的各种困难和问题,为重点工程提供了强有力的组织保障。
“如果不是市委书记张九萍多次到省里沟通协调,我们一期工程的近2000亩土地指标根本批不下来。”晋煤集团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项目负责人畅晓东感慨地说,正因为有项目用地作保障,工程施工才得以按计划顺利进行。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建设同样得到了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高度关注,去年8月2日,市长刘润民等深入太原科技大学晋城校区建设工地现场办公,解决了工程建设以及招生、开学筹备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确保了学校如期开学。与此同时,其他市领导积极深入项目工地进行现场调研,解决实际问题,起到了示范带动作用。
良好的发展环境是重点工程得以顺利建设的重要保证。实际工作中,各级各部门始终坚持把创优发展环境作为“一把手”工程,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出台优惠政策,开辟绿色通道,千方百计为重点工程提供优质服务。市发改委以“三分之一”工作法为载体,积极推行班子成员带队包县区、包重要工作、包重大项目、包重点工程的“三重工作”机制,出台加快项目审批速度及提高审批效率若干措施、项目审批协调和督办工作制度暂行规定等10余项措施,有效提升了项目建设效能。市国土资源局下发了《关于强化用地保障推进项目落地的通知》,市环保局、规划局等部门在项目审批、环境评价等方面积极创造条件,提供优质服务。
“目前,项目环评工作进展顺利,已通过了专家验收,进入了总量指标拍卖阶段,这主要得益于市环保局的大力支持。他们不仅开辟了绿色通道,而且还派出专人到省里沟通协商,让我们项目单位深受感动。”在晋煤集团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项目工地上,畅晓东发自内心地说。
创新举措加快项目建设进度
■我市在继续推行领导对口联系、部门对口推进重点工程项目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办法,有效加快了项目建设
去年8月20日,全市重点工程八月份调度会议召开,会议议定:北石店大酒店土地置换的问题,市国土资源局拿出方案,10天内给城区回复;晋煤宏圣现代煤炭加工配送中心项目用地问题,市国土资源局拿出解决方案,并于一个星期内上报市政府;城区谷堆头修建110千伏变电站进不了场的问题,由城区常务副区长10天内解决……会上,一些不达序时进度的重点工程项目负责人还进行了情况说明。
“每月召开的重点工程调度会,主要是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拿出解决方案,落实到相关单位,同时各项议定的事项由市监察局、市重点办跟踪督办。”市重点办主任席学武说,去年重点工程调度会共议定30余个具体问题并全力加以解决,保证了项目快速推进。
召开重点工程调度会只是我市推进项目建设的一项举措。2013年,我市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在继续推行重大问题联席会议协调、约谈问责和领导对口联系、部门对口推进重点工程项目等制度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完善管理办法,确保了重点工程项目顺利实施:建立了“三方”台账管理制度,即由市、县两级重点办、市直相关部门、重点工程项目单位三方作为主体部门建立对应的台账;并在重点办内部建立项目基本情况、手续办理情况、目标任务监测分析“三项”台账,对全市325项重点工程实行动态管理,及时掌握手续办理情况,了解项目形象进度。与此同时,市发改委和市重点办对项目手续未办结的相关职能部门和项目单位下发“告知书”、“催办函”,对具备开工条件但尚未开工和推进缓慢项目单位下发“路条”、“开工令”和“督办函”。去年共下发“告知书”10份,“催办函”53份,“督办函”31份,为加快推进重点工程建设起到了积极促进作用。
快马加鞭确保项目达产达效
■倒排工期、交叉作业……虽然各项目单位采取的方式方法不同,但大家的目的一致,那就是确保早投产、早见效
隆冬时节,天气寒冷,但在晋煤集团高硫煤洁净利用循环经济工业园施工现场,却是一派如火如荼的建设场景,多台打夯机和挖掘机、大型载重卡车正在有条不紊地作业着。据介绍,该项目是省政府确立的“一市两园”重点项目,一期包括高硫煤洁净利用化电热一体化项目和年产100万吨甲醇制清洁燃料项目两个子项目。“要确保项目如期投产,当务之急必须打好基础设施建设这个硬仗。为此,我们采取了增加人力机械、立体交叉作业等一系列行之有效的措施,全力推进项目建设。”项目负责人畅晓东说。目前,年产100万吨甲醇制清洁燃料项目程序性工作全部完成,综合罐区、中间罐区、LPG罐区基础已经完成,综合楼主体工程、厂区主要干道、水网工程铺设已经完工,综合厂房具备使用条件,中控楼主体工程正在加快建设,长周期设备、非标设备开始订购;高硫煤洁净利用化电热一体化项目正在加紧进行场平工程和强夯工程。
“去年,面对工期紧、任务重的实际情况,我们采取挂图作战、倒排工期、交叉施工、循环推进的模式,组织了200多名工人,全力以赴加以推进,确保了项目如期竣工投产。”金鼎金匠工业园区项目负责人说,目前,金鼎一期工程建设的圆环链车间、GDS千米钻机生产车间、高端矿用油脂车间、园区刮板机生产车间已调试完成并进入联合试生产阶段。
在全市上下共同努力下,我市重点工程建设快速推进,亮点纷呈,为晋城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和活力。1—11月,全市储备项目2637个,投资额19642.3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0.9%,居全省第二;签约项目286个,投资额2135.4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33.5%,居全省第二;项目落地530个,落地投资额985.9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1.6%,居全省第二;开工项目587个,总投资额820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9%,居全省第三;省、市两级重点工程完成投资714.5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102.4%;投产项目707个,投资额688.1亿元,完成年度任务的92.9%,居全省第一;全市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96.7亿元,同比增速27.8%,居全省第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