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今冬首场大雪为何迟迟未至

[导读] 入冬以来全市迎6次降水过程,但没有一场像样的降雪入冬以来,我市一直没有一场像样的降雪。从2014年11月7日我市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至今,全市共有6次降水过程,但是有的以雨为主,有的雨雪混合,降水的范围和强度都不大。这个冬天的天气是怎么了?第一场大

入冬以来,我市一直没有一场像样的降雪。从2014年11月7日我市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冬天至今,全市共有6次降水过程,但是有的以雨为主,有的雨雪混合,降水的范围和强度都不大。这个冬天的天气是怎么了?第一场大范围降雪什么时候来?昨日上午,本报记者对话我市气象专家,了解我市入冬以来大范围降雪迟迟未至的原因。

入冬以来没有明显大范围降雪

“入冬以来我市确实没有较大降雪出现。”市气象台台长、首席预报员程海霞介绍,2014年11月7日我市进入气象意义的冬季之后,第一次出现大范围降水是在11月15日,全市6个县(市、区)出现降水,降水量在2.9至5.6毫米,但是以雨为主。此后,11月22日——23日、25日、27日——30日,12月9日——10日、12月20日又出现过5次降水过程。其中,11月22日——23日降水强度最大,但降水量也仅为1.9至5.9毫米。

据统计,去年11月7日至今,全市总降水量为9.2至15.9毫米。其中市区、泽州县总降水量为15.9毫米,阳城总降水量为11.7毫米,沁水总降水量为11.6毫米,高平总降水量为9.2毫米,陵川总降水量为11.9毫米。总体上来看,我市的降水天气可概括为,降水量不大,分布不均匀,而且降水情况复杂(有的地方为雨,有的地方为雨夹雪,有的地方为零星小雪),而且没有一次是大范围明显降雪天气。

不过,相对雨雪天气,入冬以来,尤其是12月的大风或降温天气却非常频繁。天气干冷让很多年老体弱者感到很不适应。

无雪干燥致使感冒患者增加

“往年晋城的第一场雪都在12月上旬,今年怎么还不下雪啊?”今年五十多岁的市民刘槐花是市区的一名环卫工,因为每次下大雪她都要和同事上街扫雪,所以对每年第一场雪的印象都比较深。

她记得,近几年晋城的第一场雪,一般都出现在12月上中旬。但是,今年的天气让她感到有些奇怪,已经1月上旬了,晋城居然还没有一场像样的雪。“冬天没雪总觉得怪怪的,而且喉咙经常特别干,很不舒服。老天这是怎么了?”刘槐花十分好奇。

无雪干燥的天气使得感冒患者增多。记者在晋城市人民医院儿科接诊处看到,带着孩子来看病的家长排起了长龙,大都是呼吸道疾病,为患者输液的护士忙得不可开交。

在凤西广场附近开诊所的马大夫接待的患者也大多数患有感冒、咳嗽。“冬季本就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期。今年冬天由于没怎么下雪,所以天气更加干燥,还不时出现雾霾,导致患呼吸道疾病的市民比往年更多。”他说。

冷空气强势但暖湿气流不给力

今冬大范围降雪为何迟迟未至?程海霞解释,入冬以来,影响我国北方的冷空气势力较强,而且活动十分频繁。“但是,海上天气系统却不活跃,向我市的暖湿空气输送较差。”程海霞说,冷暖空气没有强烈的、长时间的对峙与交汇,所以没有出现明显的雨雪天气。“雨雪形成既需要有冷空气,也需要有暖湿气流。当这两种气流相交汇时,才会形成雨雪天气,缺一不可。而目前冷空气势力较强,暖湿气流输送却迟迟不到位,因此天气干冷,没有大范围降雪。”程海霞说。

“我市的降雪天气主要出现在冬季,呈现降雪量少、年际变化大、降雪集中等主要特点。”程海霞介绍,我市的大雪天气最早出现在10月下旬,最晚出现在4月下旬。我市冬季以寒冷干燥为主,降雪较少但降雪量集中,往往一次过程的降雪量就占整个冬季总量的六成以上,甚至持平。例如:我市冬季平均降雪量为25毫米左右,去年2月4日至9日,一次降雪过程的降雪量就达到25.3毫米。

记者了解到,未来几天全市仍不会出现明显降雪天气过程。据市气象台最新预报显示,本周影响我市的冷空气势力较弱,天气以晴天到多云为主。

标签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