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下这一年:深化改革释放巨大红利

[导读] 2014年被称为“深改元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里的统一部署,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能作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2014年被称为“深改元年”。一年来,市委、市政府认真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按照中央、省里的统一部署,将深化政府机构改革、简化审批手续、提高行政效能作为改革发展的重中之重来抓,进一步激发了市场和社会活力,有效促进了经济社会平稳健康发展。

精简机构

市政府工作部门由37个精简为32个

政府机构改革一直是改革的难点和重点。2014年,市委、市政府按照精简、统一、效能原则,积极稳妥地推进大部门制改革,到年底,市政府工作部门由37个精简为32个,初步形成了精干高效的市级政府组织体系。

市政府原有工作部门32个、部门管理机构2个、挂牌独立运行机构1个,加上下放的工商、质监机构,共有政府机构37个。此次机构改革,共设置办公厅和工作部门32个,整合消化机构5个。按照计划,36项市级政府机构改革任务,其中政府职能转变24项、机构和职责整合6项、加强机构编制管理6项,将先后逐步于2017年完成。此次机构改革的一大特点就是,在原有编制不增加、财政供养人员只减不增的前提下进行的。这就意味着,原有的机构减少合并后,现有的机构必须干更多的活儿,这也倒逼行政效率必须提高。

对此,很多政府工作人员认为,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远不是撤并几个部门、调整一批干部那么简单,身份的转变、岗位的调整、职责的重组、权力的增减,最终的目的都是为了创新行政管理方式,通过改革突破地域、体制和层级障碍,以转变政府职能、加强依法行政、提高政府执行力为抓手,以简政放权、流程再造、政民互动为路径,建设规范、便民、高效的新型政务服务体系,进一步激发市场、社会的创造活力,切实提高政府管理科学化水平。

通过大力推进行政体制改革,初步达到了减机构、提效率的目的,也充分体现了市委市政府在新的形势下,坚持向改革要活力、要动力的坚定决心和信心。

简政放权

取消下放审批项目46项

一直以来,很多群众对行政审批环节多、企业负担重、办理时间长多有不满。为进一步简政放权,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去年市政府大力简政放权,共取消和下放行政审批项目46项,很大程度上为企业减了负、松了绑,极大地激发了市场动力。

取消行政审批项目23项。其中完全取消的4项,包括煤炭经营资格证申领和年检、使用有毒物品作业场所职业卫生安全许可、第二类医疗器械经营许可。从行政审批事项中取消后转变管理方式的19项,包括体育类社会团体申请成立、变更、注销登记、年度检查,企业产品标准备案,技术合同认定,科技类民办非企业认定,建设项目人民防空工程设计条件,开放旅游景区审查,旅游项目新、改、扩建的核准,社会团体及分支机构变更登记行政审查等。

下放行政审批项目22项。其中完全下放的16项,包括乡镇设立广播电视站和机关、部队、团体、企业事业单位设立有线广播电视站批准,动产抵押登记、变更登记、注销登记,2A级及以下游览参观点门票价格,外商投资鼓励类和允许类总投资1亿美元(不含1亿美元)以下项目的核准备案等。部分下放市级审批权限6项,包括体育经营许可证,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登记表的竣工验收,职业介绍机构资格认定,企业综合计算工时和不定时制度批准,城市桥梁上架设各类市政管线审批,水产养殖许可初审。

另外,还将5000万美元以下的鼓励类、允许类外商投资企业设立及变更审批事项,由原先只下放至扩权强县试点县(市),扩大下放至城区、泽州县、陵川县、沁水县。

这些取消和下放的审批项目,既有涉及项目投资的,也有涉及生产经营活动的,既有各种资质资格许可和认定的,也有涉及行政事业性收费的。可以说,都是与基层群众息息相关的“实权”。取消和下放后,通过进一步优化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和流程再造,无疑可以最大限度地缩小审批、核准、备案范围,减少对生产经营活动的不必要管理,可以有效压缩办理时限,提高工作效率,激发市场和社会的活力。

据了解,改革前,企业办理工商注册登记至少需要7—15个工作日,现在最多需要5个工作日,办事效率大大提高。另外,从2014年起,企业年检改为年度报告公示,这意味着全市8万多小商家可以少跑不少路。

改革不仅仅是少跑路的问题,也有实实在在的利益。据了解,去年我市认真贯彻落实全省相关精神,取消暂停调整7项涉煤收费,1—10月份共为煤企减负6.3亿元。

正如一些群众所说,取消和下放审批项目后,有的项目能在县里办的就不用再往市里跑,有的审批项目直接取消,审批环节少了、简单了,这就意味着跑的路少了,省下来的时间和精力,可以投入到干事创业中。

政策松绑

激发市场活力

管理部门少了,审批环节少了,会不会出现群众办事找不到地方,无人管、无人问的情况?实践证明,这种担心是多余的。通过改革,不仅释放出了巨大的改革红利,也极大地激发了市场活力、需求潜力和发展的内生动力。

2014年11月5日,王先生到市工商局办理公司注册,填写完各种表格、准备好资料后,虽然工商局承诺三日后取证,但王先生要急着到外地出差,询问能否当日取到营业执照?窗口办理员仔细审核后,当即打印好营业执照交给王先生。“这要是往年,不跑几趟是办不了的。”王先生说,工商登记制度改革得好!手续简便了,效率更高了,相比以前至少可以早一个月进入市场运营!

事实也是如此。据了解,工商注册登记制度改革后,市场主体空前活跃。去年全市新增企业数量出现“井喷式”增长,仅市工商局就新注册公司1111家,与2013年的598家相比,增长85.79%;注册资本达585428.5万元,与2013年的296301.25万元相比,增长97.58%。

2014年,我市在深化改革中可以说是力度空前,无论从数量上还是从质量上,都取得很大成果,在很多领域都迈出了大步、动了真格、取得了实效。

改革,所释放的红利正在逐步显现……

标签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