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城镇医保待遇水平全省领先

[导读] 从2002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09年将无业城镇居民纳入医保安全网;医保报销最高支付限额屡次提高,报销比例节节攀升……十多年来,随着我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待遇好”的医疗保险体系,为参保人员治病就

从2002年建立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到2009年将无业城镇居民纳入医保安全网;医保报销最高支付限额屡次提高,报销比例节节攀升……十多年来,随着我市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多层次、广覆盖、待遇好”的医疗保险体系,为参保人员治病就医提供了便利与实惠。

去年,市政府把调整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和增加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病种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据了解,这也是我市连续九年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而且我市城镇医保参保覆盖率和待遇标准均位居全省前列。

城镇医保报销比例实现九连增

去年,市政府根据全市城镇基本医疗保险基金运行和累存情况,并经过认真测算后决定,当年4月1日起,我市对城镇基本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等作出调整。

此次调整前,城镇在职职工参保人员在二级(含二级)以下医院与三级(含三级)以上医院的统筹基金报销比例为:门槛线至5000元,报销比例分别为85%、83%;5001元至10000元,报销比例分别为90%、88%;10000元以上,报销比例分别为95%、93%;退休人员的报销比例相应增加2%。调整后,城镇职工基本医疗报销比例为: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起付标准以上至最高支付限额以下参保人员,在一类、二类、三类收费标准的定点医疗机构住院时,发生符合政策规定范围的住院医疗费用,统筹基金支付比例在职职工分别为92%、94%、95%,退休人员分别为94%、96%、97%。城镇居民在一类医院看病报销比例由原来的65%提高到68%。

市医保中心负责人介绍,这是我市连续九年提高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水平。与此同时,我市城镇职工医保年度最高报销额为60万元,城镇居民医保年度最高报销额为50万元,医保待遇水平居全省前列。

此外,本次调整进一步增加了城镇职工和城镇居民的门诊慢性病报销病种,这也让更多人受益。其中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病种由30种增加为35种,增加的5个病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白癜风、血管支架植入术后、老年痴呆症、双相情感障碍。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门诊慢性病病种由20种增加为25种,增加的5个病种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股骨头坏死、癫痫、心脏换瓣膜术后、双相情感障碍。

近60万城镇参保职工和居民受益

日前,记者来到城区前进路社区,敲开了居民李国平老人的家门。

“这次看病,真是多亏了医疗保险,前前后后总共花了3万多元,自己只掏了1万元,其他的费用医疗保险都给报销了。”李国平说,今年还赶了巧,医保待遇调整了,他的这个病被划进了城居保门诊慢性病病种,报销比例也有所提高,按照去年的政策,个人要承担1.1万元,但是这次只花了1万元,省了1千元。“别小看这个钱,够我们老两口两个月的日常花销了!”李国平说。

李国平今年68岁,他和老伴都没有固定工作,靠打零工把两个儿子拉扯大。两个儿子也已人到中年,大儿子跑摩的,二儿子跑长途客运,李国平去年得了冠心病,医药费是一笔不小的开支。“拿出3万多元的医药费太困难,现在只用出1万元,压力就小多了。”李国平告诉记者。

当然,受益的不止李国平一人。

记者从市医保中心了解到,2002年城镇职工加入基本医疗保险,2009年,我市又作为试点城市开始推行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同时各级政府还通过企业缴费、医保基金调剂、政府补助等多渠道筹资,将6344名未参保的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全部纳入城镇职工医保;2010年,我市又统筹解决了13430名关闭破产企业退休人员和困难企业职工的医疗保障。据统计,截至目前,全市城镇职工和居民医疗保险参保近60万人,覆盖率达99.7%。

“医保涉及万千百姓,提高医保待遇,对于进一步减轻参保患者的医疗费用负担,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和‘因病致贫、因病返贫’等问题意义重大。”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本报记者 陈马利)

标签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