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电质量”投诉量高居榜首!

[导读] 2014年,在我市因手机、汽车、服装鞋帽等商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最多,占去年投诉总量的七成以上。记者日前从市工商局获悉,去年我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04件,其中商品类投诉982件、服务类投诉322件。

物茂广场的名优产品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

物茂广场的名优产品展示吸引了众多市民的目光。 焦宇 摄

本报讯(记者赵明德) 2014年,在我市因手机、汽车、服装鞋帽等商品质量问题引起的投诉最多,占去年投诉总量的七成以上。记者日前从市工商局获悉,去年我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共受理消费者投诉1304件,其中商品类投诉982件、服务类投诉322件。

家用电器质量问题投诉最多

2014年,全市12315消费者申诉举报中心接到的982件商品类投诉中,排名前三的是家用电器、服装鞋帽和家用机械。

商品类投诉量最高的是家用电器,有254件。这其中有169件是针对手机的投诉,涉及问题主要是手机黑屏、死机、无法正常通话等;关于服装鞋帽的投诉有159件,消费者反映最多的问题是鞋类开胶、断底断面、服装起球开线等;家用机械类投诉有120件,针对汽车的就有89件。

“近年来小汽车逐渐走进千家万户,关于汽车的投诉也在逐渐增多。”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去年消费者对汽车消费反映比较集中的问题,包括交付订金产生的争议、商家扣押车辆合格证影响消费者上户、售后服务争议等。

通讯网络服务类投诉居高不下

去年全市还受理服务类投诉322件,投诉量最多的分别是通讯网络服务类123件、居民服务类74件、寄递类38件。

随着智能手机逐渐普及,用手机上网的人也越来越多。看看网页、聊聊微信、发个朋友圈成了不少消费者每天的生活内容。去年有不少消费者向12315反映了手机扣费不清、套餐霸王条款多的问题。

在居民服务类投诉中,消费者反映最多的是在美容健身时办理预付费消费卡后,商家不履行优惠承诺,或附加条件履行,或因权责确定不明朗导致争议无法解决。与此同时,办卡之后商家“跑路”的现象也时有发生。此外,寄递类投诉主要表现在快递服务责任不清,寄递的物品发生损毁后引起纠纷等。

网购等新型消费方式维权难

近年来,电视购物、网络购物、电话购物等新型消费方式逐渐兴起,消费者不出家门、不带现金就能轻松购买商品。在方便的同时,这些新型消费方式带来的弊端也越来越明显。

“有不少消费者向我们反映,新型消费方式存在假冒伪劣产品鱼目混珠、虚假宣传严重、网站恶意欺骗、售后服务无保障、团购陷阱防不胜防等问题。”市工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这些新型销售方式相关的法律法规还不健全,部分经营者诚信度不高,等消费者发现问题后,不少商家已经不知去向。让监管部门为难的是,商家非实体性,工商部门难以找到经营者,调查取证和维权非常困难。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