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民将车停入锁桩后进行充电。(本报记者 高云 摄)
“自从有了公共电动助力自行车,上下班真是太方便了,省时又省力。”昨天上午,在市区白云社区南口站点,市民王育红刷卡取车准备上班。公共电动助力自行车给市民出行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然而,记者却发现,有不少市民将车停入锁桩后不进行充电。
市行健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市民骑车不充电的现象非常普遍,七成以上电动助力车都是工作人员发现后才进行充电,由于不能及时充电,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将大大缩短,也给他人骑车带来不便。
大部分人随手放车不充电
去年12月,市区二期公共自行车项目正式上线运营。新增的3000辆电动助力自行车,为市民解决了不少出行难题,但与之相关的骑行陋习也开始显露出来。
昨天上午7点40分,记者在赵树理公园站点看到,一名骑着电动助力自行车的年轻女孩,因电动车电量不足在这里换车。她将车辆停入锁桩后,直接刷卡骑走了另外一辆车,完全不管刚才电力不足的车需要充电。一旁的市行健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的工作人员看到后,急忙将橘黄色的车辆控制线插入充电,并对其他车的充电情况进行了检查。“这种现象已经见怪不怪了!”这位工作人员说。
市民李先生向记者抱怨,好几次,他想要骑电动助力车上班,却在站点发现这些车子都处于低电位,只好步行到下一个站点。结果下一个站点也是同样的情况,只好取了普通的公共自行车,耽误了不少时间。
记者在四个公共自行车点观察了两个小时后发现,在停车的17人中,只有4个人停车后将电动助力车的控制线插入了充电口。“你每次骑了车以后会给车子充电吗?”听到记者的询问,不少市民明显一愣,含含糊糊地说:“每次都只骑车,忘记了还有充电这一茬。”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他负责了两个站点,由于很多市民骑车不充电,导致他几乎是在两个站点间一直来回巡视、检查,给车充电。一天就得往返几十趟,每天下班腿都是酸疼的。
每天有20多辆车需重新激活
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如果不及时充电,电动助力自行车的使用寿命将减短。
在公共自行车站点,工作人员发现车处于低电位,得将车子解锁推出来,重新激活再充电。可要是电量特别低或零电量状态时,就得返回维修点去激活。
零电量会给电动助力车带来什么问题?记者来到了市行健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专门负责维修的车间。车间内,维修师傅陈军正在给零电量车充电。陈军介绍,骑行到站点的电动车如果不将充电口插上,电动车里原本所剩不多的电就一直在消耗,当电池的电量低到一定值时,电池就会进入保护模式。这时候,电动车必须得激活之后才能重新“上岗”。一旦进入到零电量模式,电动助力车就不能充电了。现场的工作人员也没法处理,必须由调度车将车辆运回维修车间,进行检查、激活,才能重新使用。
“一开始,车被大量送回来维修,我们也没有找到原因,后来才发现是由于市民骑车不充电引起的。”陈军说,刚开始,每天有近百辆电动车被送往维修车间,工作人员发现了问题的根源后,每天到各站点巡查,及时给电动助力车充电,但即使这样,每天还是有20多辆车需要送到维修车间重新激活。
及时充电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该负责人告诉记者,由于市民这一骑车陋习,现场的工作人员来回检索工作量加大,维修车间的工作量也增加了。为此,市行健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专门联系了厂家,将全市的电动助力车系统进行了修改。原先车辆自检要半个小时,现在只要几分钟,可以及时帮工作人员发现车辆没有充电的问题,起到保护车辆的作用。同时,还为各个站点增加了工作人员,有的站点实行24小时不间断工作,确保市民能够及时取到车,真正方便市民。
“不过,由于人手有限,在一些较为偏僻的站点,电动助力车还是不能及时充电。”该负责人说,目前他们不断扩充人员,同时,加大宣传力度,提醒市民及时充电。值得一提的是,已经有不少市民付诸行动。
昨天上午,在国贸附近工作的刘先生还车时,不仅将自己所骑的车充上了电,也将站点内其他没充电的车插好线才离开。“前几天我骑车的时候,就因为没有电,所以上班都迟到了。现在,我只要看到有这种现象,就把控制线插上,帮车充电,或许能帮到急需用车的人。”虽然只是一个小小的举动,却是一次美丽的公益善举。
对此,市行健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的负责人呼吁市民,及时给电动助力车充电,方便自己也方便他人。
链接
这些骑车陋习,您得改改了
除了骑车不充电现象外,市行健公共自行车运营服务有限公司工作人员还罗列出了三种常见的骑车陋习,希望能够引起市民的重视,改变骑行习惯。
陋习一:取车放车动作粗暴
不少市民在取车时,不是将车稳稳地推出来,而是完全不顾车子一头还连着充电器,用劲将车从锁桩里拽出来。车子的控制线因为拉长,导致短路。控制线损害时有发生。而还车时,不少市民不是将车子稳稳推进去,而是用劲骑进去,给车和锁桩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损坏。
陋习二:车座被人为划坏
据了解,每天都有十几辆公共自行车的车座被人为划坏。正常情况下,车座可以使用两三年,但是我市的公共自行车车座损坏量大,一年用于更换车座的费用就得五六万元。
陋习三:轮胎没气还继续骑
由于电动充气不好控制气量,所以公共自行车大部分都采用了人工打气。每天,工作人员的工作量都很大。但是,有市民在骑车的时候,即使发现车子的气不足,也不管不顾,继续骑。工作人员介绍,这种情况很容易损坏轮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