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位市民在陪自己的孩子玩耍。(高云 摄)
家是每个人内心最柔软的地方,是你累了倦了时的避风港。但当我们慢慢长大,每天忙于工作、应酬,回首才发现,我们与家人在一起的时间实在太少了。5月15日是第23个国际家庭日,“你平均每天花多少时间来陪伴家人?本应陪伴家人的时间,都被哪些事情占据了?”有网友日前抛出的这个问题,在网上引起热议。
受访者平均每周陪家人30个小时
你有多久不曾坐下来陪父母好好吃一顿饭?你有多久不曾陪爱人一起看一部电影?你有多久,没陪着孩子过一个愉快的周末……网友的这一连串问题让大多数人陷入了沉默。的确,很多人忙于工作,没有时间陪伴家人,不用说常回家看看父母,即使是每天守候伴侣和子女,对于很多“加班是常态,出差是便饭”的上班族而言都很难做到,越来越多的家庭成员,慢慢沦为了“失陪族”。
网上曾有人绘制了都市上班族一天时间分布图:一天24个小时,时间安排大致为睡觉8小时,吃饭2小时,穿衣洗漱1小时,上班8小时,来回路上1小时,剩余的可支配时间仅为4小时。这4小时中要涵盖朋友、同学、恋人、家人等各类人群以及必要不必要的各类社交活动。
昨天,记者就此调查了20名市民和网友,其中大部分为中青年。这些人当中,每周陪伴家人时间最多的是50个小时,最少的十几个小时,平均为30个小时。算下来,一年当中陪伴家人的时间也就是60天。接受采访的市民中,绝大多数中午都不回家吃饭,在家的时间主要是晚上下班后一直到睡觉前的三四个小时,以及周末白天的时间,而现在很多人回家后和家人也没什么交流,不是低头玩手机,就是用平板电脑看电视剧,甚至一晚上和家人说不了几句话,所以说,这每周30小时陪家人的时间里,还有部分时间可以说是“无效时间”,成了形式上的陪伴。
八成网友认为家庭比事业更重要
记者调查发现,家庭在人们心中的重要地位是不可替代的,八成网友认为家庭比事业更重要,家庭第一,事业第二。其中人到中年的家庭成员以及女性普遍这么认为。只有两成网友认为没有好的事业基础,就不会有家庭基础。
既然意识到家庭的重要性,那为何陪伴家人的时间却不多呢?不少网友表示,这其中有无奈也有忽视。
在晋城打拼了近10年的杨闵,在一家事业单位工作,尽管有车有房,外人看着很幸福,但他却有自己的无奈。尤其是对儿子,杨闵始终心怀愧疚。儿子出生那一天,杨闵正好在外地出差,错过了亲眼见证儿子出生的那一刻。儿子长大后,他也因为工作原因,很少陪伴儿子身边。“我其实很喜欢跟儿子待在一起的感觉,但常常身不由己。”杨闵说,因为妻子也是上班族,所以儿子常常放学后得去别人家完成作业,然后等待父亲把他接回家。采访中记者发现,无奈型的市民占了一半多,他们既因为现实和生活的压力,不得不拼命工作,赚钱养家,这样的“失陪族”通常都有一颗“爱家”之心,却无奈“失陪”。
不少网友对此感同身受。网友“小猪猪”说,他在一家房地产企业上班,因为经常要加班,很少陪伴家人,结果不但女儿对他生分了,连妻子都因为他忘了结婚纪念日而跟他大吵了一架,想想也感到无奈和心酸。
而除了无奈,也有一部分人因为完全沉溺在自己的世界中,打游戏、逛淘宝、玩微信,完全忽视、冷落了家人,是“下班沉默症”的重度患者,这些人以“80、90后”居多。网友“玫瑰传奇”说,她老公就是回家什么都不管,就知道玩电脑、玩手机,她不知道因为这事跟老公吵过多少次了,但依然不管用。记者采访中发现,这类“失陪族”人员所占比例也不小,且这类人对家人最常说的3句话就是:“嗯嗯”、“好好”、“知道了”。
陪伴是对家人最长情的告白
“在当代中国,价值导向相对比较单一。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大家对成功也极度渴望。”晋城一位文化学者认为,所谓的成功,就像毒药一样,侵蚀着人们的生活。有人为此失去了朋友;有人为此误入了歧途;有人为此丢掉了健康;有人为此迷失了爱情;有人为此牺牲了家庭。“其实成功应该是多元化的,如人的一生包含了很多追求一样,而非单一指向。无论你多有成就,没有和谐的家庭,就是不完美的。”
市民李女士老家在泽州县下村镇,她告诉记者,她母亲兄弟姐妹不少,每个周末,大家都会抽出时间到她姥姥家聚餐。“家庭幸福其实没什么诀窍,就是要多和家人待在一起,多多交流。”李女士告诉记者,现在很多人在单位或外面吃饭,他们家却不一样。她家的晚饭是正餐,一家三口一起吃,非常热闹。尤其是周末,七大姑八大姨聚在一起,唠唠家常,真的感觉特别幸福。“别小看吃饭这件事,现在很多家庭都是独生子女,家庭成员少了,老人和孩子都希望全家人聚在一起吃饭,这样才有家的氛围。”李女士说,除了陪家人吃饭,他们家还与时俱进建起了微信家庭群,大家每天都在群里聊天,在她看来与家人聚在一起就是一种享受。
采访中,有不少网友反思总结,应该在工作与家人之间寻求一个平衡点,尽量多抽出时间陪伴家人,即使回家晚了也应该想办法弥补,因为只有陪伴才是对家人最长情的告白。
网友“南山南66”:每天睡前半小时都保证给孩子读一个小故事,看着那个肉乎乎的小家伙像小猫一样,乖巧地窝在自己的臂弯里甜甜地入睡,幸福的滋味让人上瘾。
网友“榆槐岁月”:家庭成员之间只有多沟通交流,才会更幸福;年轻人要经常回家看看父母、陪陪孩子。一些不必要的应酬大可不必参加,更不能以应酬为由故意减少陪伴家人的时间。
网友“sutenial”:铺满人生旅程的,永远不是追逐财富和财富本身,而是错过了就找不回的记忆。别做“失陪族”,别让忙碌空白了回忆。
■释义
国际家庭日:1989年12月8日,第44届联合国大会通过一项决议,宣布1994年为国际家庭年,1993年纽约特别会议提出从1994年起每年5月15日定为国际家庭日(InternationalDayofFamilies),以此提高各国政府、决策者和公众对于家庭问题的认识,促进家庭的和睦、幸福和进步。
■链接
陪伴家人这些事值得一试
1、与家人一起做家务,一起去超市购物,多陪家人散步、旅行。
2、家里有孩子的家庭,家长多陪孩子游戏、读书,最好留出固定的“亲子时间”。
3、经常翻看相册,一起动手制作图文并茂的相册。
4、尽量不把工作带回家。
5、不能只沉浸在自己的兴趣爱好中,还要顾及另一半和其他家人。
6、多回家看看父母,多打电话。
7、陪父母一起探望亲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