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5年投入环保资金9.5亿元

[导读] 从市财政局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共投入9.5亿元支持环境事业发展。同时,还带动社会投入近2.9亿元,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大气、水及重金属等污染防治及环境整治等环保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本报讯 记者冯通报道 记者从市财政局获悉,“十二五”期间,全市财政共投入9.5亿元支持环境事业发展。同时,还带动社会投入近2.9亿元,为我市“十二五”期间的大气、水及重金属等污染防治及环境整治等环保工作提供了充足的资金保障。

记者了解到,“十二五”期间,市财政安排排污费专项资金6905万元,争取上级资金2380万元,带动企业和社会环保投入近2.9亿元,支持全市81个区域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污染防治项目、农村环境污染综合治理项目、固体废物综合利用项目建设,保证了我市绿色生态工程的顺利实施。

而在大气污染防治方面,2014、2015两年,全市财政共安排大气污染防治专项资金8565万元,争取上级专项资金9428万元。这些资金主要用于市县两级大气环境监测、预警、应急能力建设和属于普惠制的加油站、储油库、油罐车油气回收治理、市区建筑垃圾清运车加装全密闭运输装置项目等的资金补助,以及全市范围内的黄标车及老旧车提前淘汰财政补贴和我市重点污染源治理等。尤其自2014年四季度开始,我市按照省政府统一部署开展黄标车及老旧车提前淘汰工作以来,全市共发放补贴资金5868.74万元,享受补贴车辆7816辆。

在农村环境保护方面,2011年——2013年,我市先后在沁水县沁河沿线、泽州县巴公镇、高平市河西镇和阳城县演礼乡试点开展农村环境连片整治工作,争取中央和省补助资金4841万元,市、县分别配套资金1055万元,在上述乡镇开展生活污水处理、生活垃圾收集转运、饮用水水源地保护、畜禽养殖业污染治理及历史遗留的农村工矿污染治理等项目建设,涉及67个行政村,受益人口8.9万人;2014年-2015年,我市还支持开展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生活污水防治工作,争取中央和省财政补助资金1810万元,市财政配套1128万元,支持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的嘉峰镇窦庄村、郑村镇湘峪村等33个传统村落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和污水收集管网建设等。

在重点流域治理方面,市财政安排资金1.8亿元,争取上级补助资金4950万元,实施了丹河人工湿地治理工程和巴公河人工湿地生态治理工程建设。同时,每年还安排600余万元专项用于丹河人工湿地管护和配套设施完善等,项目实施后有效改善了丹河流域水环境质量。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