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水县端氏镇高庄村霍富堂床前尽孝5年送走公婆

[导读] 半个多世纪前,沁水县端氏镇高庄村农民夫妇刘榜柱、晋玉娥因膝下无子,从附近的过风腰村过继了一个8岁的儿子刘斗胜。养儿为防老,老两口晚年病倒在床后,养子娶的媳妇霍富堂可是顶了大用。

霍富堂从同镇的霍家山村嫁过来,为刘家生了一儿一女续了香火,也把丈夫刘斗胜的养父养母视同自己的亲生父母一样对待。“公公婆婆在世时,我们一家人相处得特别融洽,从来没有因为两代人之间是领养关系而出现冷漠、仇视、猜忌、吵嚷的情形。两个老人对待孙子、孙女也是特别亲,从小把他们看大,有什么好吃的、好用的都是尽着孩子们先吃、先用。一辈子勤勤恳恳、省吃俭用,为后辈树立了典范,为家里立下了功劳。我为他们养老送终只是尽了一个儿媳应尽的责任。”霍富堂说。

2011年,年近八旬且患有哮喘性心脏病和脑梗的刘榜柱去山坡垦荒时不慎摔断了腰,从此瘫在了床上,丧失了自主意识,生活完全不能自理。此后,霍富堂这个儿媳便挑起了照顾公公的重担,喂水喂饭、换洗衣裳、接屎接尿,格外辛苦,每天的睡眠时间不足4小时。为了伺奉公公方便,霍富堂跟丈夫一商量,把公公安顿到自家屋内,2年时间无微不至地加以照料。

2012年刘榜柱过世,妻子晋玉娥精神遭受沉重打击,很快也病倒了。严重的老年痴呆加肌肉萎缩症,使老人丧失了语言、行走和生活自理能力,大小便失禁,饭要靠儿媳喂,家人已经完全辨认不出。老人家在床上躺了3年,直到2015年过世。期间,养子刘斗胜要下地做农活儿,孙子要挣钱养家,24小时寸步不离守护床前,用心尽孝的就是儿媳霍富堂。“婆婆太可怜了,除了我们没有别的靠头,我尽心尽力地伺奉她,就是为了让她走得安详一点。”霍富堂说。

作为一个养儿媳,她不嫌苦、不嫌累、不嫌烦,对丈夫的养父母尽心尽力养老送终,这种贤良美德博得了全村人的赞誉。人们竖起大拇指夸赞道,“刘家的儿媳霍富堂好样的!给咱们高庄村树立了一种好风气!”

霍富堂的儿子刘向鹏对记者说,母亲的奉献精神和“身教”示范同样也深深感染和打动了他,“父母亲总会有衰老的那一天,我也会像妈妈对待爷爷奶奶那样,精心伺奉父母,让他们能够安享晚年。”

更正:因编辑失误,昨日本版本专栏《刘建美:柔弱双肩撑起完整的家》一文上错配图,特向文章所涉当事人和广大读者致歉。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