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联:一颗孝顺母亲的赤子之心

[导读]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几十年来,卫联起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人子应尽孝道”的美德,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演绎了一曲至真至纯的赤子之情。

“孝子之养也,乐其心,不违其志”。几十年来,卫联起用自己的行动实践着“为人子应尽孝道”的美德,无微不至地照顾母亲,演绎了一曲至真至纯的赤子之情。

不计较付出多少

卫联起是市统计执法大队的一名干部。家中有兄妹6人,他排行老三。按理说父亲去世后,一般家庭都是兄弟姐妹轮流照顾母亲。但由于兄弟姐妹家里也各有老人要照顾,负担较重,精力有限,虽然兄弟姐妹都很孝顺,也希望赡养老人,但为了能让母亲有个快乐的晚年,不想让老人来回折腾,从1995年开始,卫联起就承担起照顾母亲的主要责任。“我们兄弟姐妹6人,从不计较谁付出多了,谁付出少了,就一个心愿,把老人照顾好,让她开开心心的。”卫联起说。

在卫联起心中,孝敬老人、赡养老人是为人子最起码的要求,也是应尽的义务,特别是在父亲去世后,母亲年龄越来越大,非常需要人照顾。承担一个老人的衣食住行和日常生活起居,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需要有一颗至纯至真的孝心。刚把母亲接过来的时候,卫联起怕母亲寂寞,便经常在下班后带母亲到附近的公园遛弯,陪母亲吃小吃。但没多久,老人过了那新鲜劲儿,就开始念叨老家的邻居和其他兄妹,住了几个月便提出要回老家。卫联起知道孝敬老人要顺着老人的心意,便把老人送回了老家。在老家,卫联起召集了兄弟姐妹还有要好的邻居,一起吃饭聚一聚。吃饭前,卫联起还把给母亲买的衣服交给妹妹,让她以她自己的名义送给母亲。看着孝顺的儿女,老人乐得合不拢嘴,一起聚餐的邻居也直夸卫联起和兄弟姐妹们是孝顺孩子。

每星期都回乡探母

母亲不愿在城里常住,卫联起就隔段时间把老人送回乡下住,然后每个星期都回老家看望母亲。他把老人的衣食住行时刻记在心里,每次回去都给母亲带好吃的还有新衣服、新鞋子。母亲在老家总有新衣穿,周围邻居无不羡慕。2007年中秋节的时候,卫联起回老家看望母亲。到了村口,他和村里的小孩一起和母亲开玩笑,让小孩们先去告诉母亲说自己加班回不来了,然后打算自己再出现给母亲一个惊喜。可是没想到,当卫联起提着大包小包出现在家门口时却听到屋子里传出了母亲哭泣的声音,这可把卫联起吓坏了,赶紧推门进去和母亲解释,当听到儿子是和村里人合伙“骗”自己想让自己高兴一下,才破涕为笑。卫联起一到周末或者放假就回老家照顾母亲的行为感动了很多同事,有很多人也开始像他一样有时间就回家看望长辈,把孝心化作实际行动。

一到天冷的时候,卫联起就把母亲接到城里过冬过节,陪母亲到剧院听戏、到广场看灯,感受城里的热闹。母亲常对邻居说,孩子孝顺、日子舒心。

照顾母亲无微不至

随着老人年事越来越高,没怎么得过病的母亲却在2009年初冬突然住院,医生确诊老人得了糖尿病。住院期间,为了不让母亲再出现其他并发症,让老人吃好喝好就成了卫联起的首要任务。而糖尿病患者对食物的要求比较高,含糖的都不能吃,为了母亲吃好喝好易消化,卫联起咨询了许多朋友,给母亲制订了合理的“病人餐”,每天都让母亲少吃多餐。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照顾,母亲的病有了起色,不光脸色好了,还能坐起来自己活动活动了。

卫联起说:“照顾病人最累人的就是伺候解手。由于母亲行动不变,大小便都是我自己背进背出。而起初母亲怕我累着想让护工来伺候,但我实在不放心别人来干这个,万一母亲摔一下我可就后悔莫及了。”

看着母亲一天天好转,卫联起很高兴。可老人毕竟年纪大了,2010年2月,母亲病重。这期间卫联起3天4夜未合眼,也未离开病房一步。在母亲昏迷抢救时,卫联起看到母亲脸色发青喘不上气,着急的卫联起赶忙问医生这是咋了,医生说老人有一口痰卡在嗓子里,医院目前没有吸痰机正在联系别的医院调来吸痰机。卫联起一听顾不得其他,看着喘不上气的母亲,果断地口对口把卡在母亲嗓子里的浓痰吸了出来,让母亲暂时脱离了危险。在场的亲人和医护人员都被卫联起的孝心感动。虽然有卫联起和兄弟姐妹的精心照顾,可老人这次还是没有挺过来,在亲人无微不至的照顾中走完了人生的旅程。

“孝顺是为人子的根本,照顾父母理所应当,我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儿。”卫联起说。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