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积极应对“7·19”特大暴雨

[导读] 记者从22日召开的全市“7·19”特大暴雨防汛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了解到,7月18日、19日,我市遭遇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袭击,陵川县、阳城县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市区积水内涝严重。

本报综合消息 记者从22日召开的全市“7·19”特大暴雨防汛工作总结电视电话会议了解到,7月18日、19日,我市遭遇入汛以来最大的一次强降雨袭击,陵川县、阳城县遭受严重洪涝灾害,市区积水内涝严重。面对汛情、灾情,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科学应对,主要领导坚守一线靠前指挥,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共同努力,经受住了特大暴雨的严峻考验,避免了严重洪涝造成的重大灾害,确保了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全市有32个乡镇受灾

从 7月18日夜间到19日下午17时,我市普降大到暴雨,全市95个乡镇降雨量达到暴雨量级,其中35个乡镇降雨量达到大暴雨量级。市区、陵川县、阳城县普降特大暴雨,陵川县马武寨24小时降雨量达到468毫米,为历史罕见。此次灾害涉及32个乡镇(街道)、267230人,农作物受灾面积24.6万亩,造成房屋倒塌890间,直接经济损失1.51亿元。

面对汛情、灾情,市委、市政府紧急部署、精心指挥,迅速行动、有效应对。灾情发生后,各级各部门团结协作,全力抗御暴雨洪水。水利部门迅速派出工作组及专家和技术人员赶赴灾区指导和帮助抢险;市防汛抢险支队出动大型抽水机、铲车、抢险车到市区低洼地段组织抢险;驻市武警部队出动橡皮艇、冲锋舟,紧急疏散被洪水围困人员;市交警支队的广大干警冒雨指挥,紧急疏导车辆和行人;住建部门加强城市低洼地排水,积极疏散洪水被困人员;晋城军分区、市消防支队也出动抢险队伍抢险救灾,为打赢防汛抢险救灾攻坚战提供了有力支持。截至目前,全市已紧急转移受灾群众834人,全部进行妥善安置,并及时向灾区群众发放了棉被、矿泉水、方便食品等紧急物资。后续救灾工作正在有序开展。

民政部门向受灾群众发放救灾物资

针对近期强降雨天气导致我市部分地区发生洪涝灾害,市民政局紧急行动,及时派出3个工作组深入灾区,指导群众开展生产自救。

市民政局的三个工作组深入城区、陵川县、阳城县受灾地区,走访调查受灾较为严重的村镇,实地查看房屋损毁、农田绝收和其他农作物损失情况,了解掌握灾情,并积极指导受灾群众开展生产自救。针对此次灾情,市民政局已向陵川县调拨棉被1500条;城区民政局调拨棉被、毛巾被、褥子、床垫各100条,矿泉水60 件,方便食品85件,及时下拨救灾款10万元;陵川县民政局调拨救灾资金16.65万元,面粉12.9万斤,棉被2469条。目前各类物资正在有序发放。

市财政向陵川拨付救灾资金300万元

7月21日,市财政局紧急向因暴雨受灾严重的陵川县下拨应急救灾资金300万元,用于当地受灾群众紧急转移安置、过渡性生活救助、急需生活物资发放、改种补种和灾后消毒防疫等工作。

据了解,7月19日,陵川县境内遭遇连续10余个小时的强降雨,平均降雨量达到145.2毫米,古郊乡、马圪当乡最大降雨量分别达到484.6毫米和 336.3毫米,古郊河、武家湾河超历史最高水位,全县部分乡镇道路损毁、农田被淹、房屋进水,受灾严重。为帮助灾区群众尽快恢复生产,市财政局坚持急事急办原则,紧急向当地拨付应急救灾资金。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