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公安抓捕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王文龙始末

[导读] 晋城市公安局民警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黄美村的一家木材厂内,将公安部A级通缉令通缉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王文龙抓捕归案。

■本报记者 赵明德 实习生 申羽飞

7月15日凌晨4点,晋城市公安局民警在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黄美村的一家木材厂内,将公安部A级通缉令通缉的特大电信网络诈骗犯罪在逃人员王文龙抓捕归案。这也意味着,2013年发生在我市的“4·21”系列电信诈骗案境内犯罪团伙的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落网。

为了抓捕从人间“蒸发”的王文龙,晋城公安民警三年来多次奔波于福建各地,始终带着“绝不放过你”的信念寻找这条漏网之鱼。日前,记者深入追捕小组及阳城县看守所,采访办案民警及犯罪嫌疑人,了解追逃与逃亡路上发生的故事。

犯罪嫌疑人王文龙于7月15日被抓捕。 (市公安局供图)
犯罪嫌疑人王文龙于7月15日被抓捕。 (市公安局供图)

 

案件回顾:冒充公安民警在我市疯狂作案39起

2013年4月17日,阳城县居民刘先生接到了“0356110”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晋城市公安局的民警,正在与广东省东莞市公安局联合办案,希望刘先生予以配合。

几分钟后,刘先生接到号码为“0769-22222107”打来的电话,对方自称是广东东莞市公安局民警,并且让刘先生拨打0769-114查询该号码的真伪。刘先生经过查询,确认这个号码确实是东莞市公安局值班室电话后,对对方的身份便深信不疑。对方在电话中表示,刘先生的银行存款涉嫌一起洗钱案,要求刘先生将财产汇至“安全账户”进行核查,如果不遵照办理,将对刘先生进行拘留。刘先生害怕了,先后三次向对方汇款16.9万余元。随后刘先生发现不对劲,便向公安机关报了警。

公安民警在调查中发现,2013年4月以来,我市接连发生数十起冒充晋城、东莞公安民警的电信诈骗案,造成了十分恶劣的社会影响。为此,市公安局从侦查部门、阳城县、高平市抽调警力组成专案组,将此定为“4·21”系列电信诈骗案进行调查。

公安民警针对犯罪嫌疑人使用的三张银行卡进行了调查,发现有两张卡开户地在浙江温州,另一张卡开户地在福建厦门。民警先后前往温州和厦门调取了三张银行卡的交易清单及与其发生业务的所有银行卡卡号,发现银行卡取款地点集中在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各银行的ATM机上。

确定犯罪地点后,民警迅速赶往福建漳州,从各银行网点调取大量取款录像,发现有四名男子先后使用这些银行卡在ATM机上取款。随后,经过大量的视频追踪、蹲点守候等工作,民警确定了6名犯罪嫌疑人。2013年8月至11月,民警先后将王某龙、张某元、王某杰、王某远及郜某华5名犯罪嫌疑人抓获。还有一名叫王文龙的犯罪嫌疑人,侥幸逃脱了。

经查,郜某华多次冒用他人身份证办理银行卡,并转卖给诈骗集团。诈骗集团内部分为电话组、转账组和车手组。其中,王某龙和王文龙是转账组成员,张某元、王某杰、王某远为车手组成员。2013年3月以来,他们加入诈骗集团,购买笔记本电脑、无线网卡、银行卡等作案工具参与诈骗。电话组诈骗得手后即通知转账组通过网银将钱拆分转入下级银行卡,车手组负责去ATM机取钱。据调查,这一诈骗团伙先后在全国各地作案51 起,涉案金额388万元,其中在我市作案39起,涉案金额253万元。

王文龙是转账组的负责人,与幕后老板保持单线联系。而幕后老板及电话组均在境外,调查取证异常艰难。因此,这一系列电信诈骗案的境内犯罪团伙,在当时仅王文龙一人漏网,而且他也是可以帮民警找到境外犯罪团伙的关键人物。

民警追捕:三年不懈努力终于将最后一名犯罪嫌疑人抓捕归案

王文龙出生于1989年,福建省漳州市南靖县人。

“他的反侦察能力极强,公安机关在2013年8月对他进行网上追逃,并且多次实施抓捕未果。”阳城县公安局刑侦大队副大队长张建兵告诉记者,王文龙的同伙落网后,他曾多次前往福建,试图寻找王文龙的行踪,但这个人就像是从人间蒸发了一样。

“这事说起来很让人恼火,我就不相信一个大活人能凭空消失!总有一天他会躲得忍不住,露出马脚。”张建兵说,他和同事们从未放弃寻找王文龙,说啥也要给这身警服和众多受害者一个交代。今年4月,在公安部下发的A级通缉令中,王文龙被列为全国重点缉捕的10名重大电信诈骗案件犯罪嫌疑人之一。紧接着,市公安局决定从刑侦支队和阳城县公安局抽调精英,组成追捕小组。张建兵作为小组成员之一,迅速赶往福建展开追捕工作。

王文龙几乎不和家人联系,民警就从他的社会关系入手,先后调查了数百名可能与他有过接触的人,逐一寻找有关王文龙的蛛丝马迹。经过一个多月的缜密调查,终于发现他曾在厦门有过生活轨迹。

“他实在是太狡猾了!”追捕组小组成员之一、市公安局刑侦支队重案侦查大队大队长赵海江说,王文龙一直在朋友家居住,或者是让朋友帮他找不需要身份证的出租屋,平均在每个地方住几天就走,最多住十几天。而且他的手机和手机号换得特别勤,用几天就换。他还有两个外号:“小白”和“疯子”,需要与外界联系时,他就用这两个外号,从不让自己的名字出现在电话中或与他人的网络聊天中。

王文龙先后出现在莆田、泉州、龙岩以及江苏等地。公安民警根据线索跟踪了他三个多月,行程上万公里。“一开始我们跟踪的速度有些滞后,总是跟踪到哪里,他已经到了另一个地点。为了尽快将他抓捕归案,我们不断加大侦查的力度,采取化妆蹲点、调阅数百小时的监控资料等方式寻找王文龙最新的行踪,逐渐跟上他的‘脚步’。”赵海江掀起裤腿给记者看,在化妆跟踪王文龙的过程中,他和同事们的腿被蚊虫叮咬得体无完肤,而且还得克服当地的高温及水土不服等不利因素。

今年7月11日,追捕小组得到一条重要线索:王文龙躲在龙岩市新罗区大池镇黄美村的一家木制品厂内。“终于找到他了!兴奋之余,我们制定了详细的收网计划。”赵海江说,村民之间大多比较熟悉,如果白天有多个陌生面孔贸然进村,势必会打草惊蛇,让王文龙再次逃脱。但是夜间村里没有路灯而且过于安静,稍微发出些声响就会引起犬吠,同样也会惊动王文龙。追捕小组在摸清木制品长内部及周边情况后,决定在凌晨时分实施抓捕。

7月15日凌晨,福建龙岩市上杭警方调配30余名刑侦民警和特警协助进行抓捕,在制定了周密的抓捕计划后,凌晨4时许,民警破门而入王文龙束手就擒。“给他戴上手铐的那一刻,我这煎熬了三年的心,终于踏实了!”张建兵说,王文龙被抓捕时衣服都是穿好的,这说明他随时都在准备逃跑。

疑犯心声:三年逃亡连亲生儿子都没见过一面

王文龙的落网,心里踏实的除了办案民警,还有王文龙本人。

7月26日上午,记者在阳城县看守所见到了王文龙。“这些年我真是逃得太累了,不停地更换居住地、手机和号码,不管是不是来抓我,只要听见警笛、看见警察和警灯我就跑。三年来,我没有睡过一个安稳觉。”王文龙说,被抓的那天,他终于踏踏实实地睡了个好觉。

王文龙说自己初中毕业就辍学了,在厦门的地下赌场帮人打工期间,认识了台湾老板“阿海”。“阿海”告诉他有个“来钱快”的办法,并且将他拉入犯罪团伙。每次诈骗得手后,王文龙都能得到分成,平均每一万元他能分到一千二百元至一千五百元。

2013 年,同伙相继落网后,王文龙不敢与家人联系,一直躲在福建各地的朋友家,每次更换居住地,他都是直接去找朋友,从不提前打电话,更不使用自己的身份证,而且从不随身携带手机,这么做就是为了防止警察找到他。今年4月,王文龙在朋友家看电视,得知自己被列为全国A级通缉犯后,觉得事态严重了,更加频繁地更换居住地、手机和手机号码。

“你有孩子吗?”面对这个问题,王文龙的眼圈红了,他低声地说:“有”。王文龙有两个孩子,女儿今年5岁,2岁多的儿子是他在逃亡的过程中降生的。至今,他都没有见过儿子一面。

“你想他们吗?”王文龙低下了头,沉默了片刻说:“想,很想。”

记者注意到,王文龙身上满是文身,问他为什么把身体文成这样,他没有吭声。办案民警告诉记者,此前曾问过王文龙这个问题,他的双腿文着黑白无常,背部文着钟馗捉鬼。这么做,是为了求平安。

在今年4月13日的《海峡都市报》上,以《电信诈骗A级通缉犯王文龙,乡亲们喊你投案自首》为题,呼吁王文龙早日自首。该报记者了解到他的家庭并不富裕,上有父母、一个体弱多病的奶奶,还有妻子和一对儿女。一大家子的负担全落在他父母的肩上,生活极为困难。每次提起王文龙,他的母亲就眼泪直流。

采访结束时,办案民警告诉王文龙,他们已经去看望过他的家人了,大伙都希望他从实交代犯罪经过,重新做人。

目前,该案件正在进一步审理中。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