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望、闻、问、切”是传统中医的诊疗手段,而对于现代汽车时代,二手车的甄别,张中新用的是近30年的摸车经验,主要有两种方法“望、闻”,就是看和听。本报记者 张理锋 摄
瞄一眼轮胎就能推测出车子跑了多少公里,通过一个小小的焊点就可了解车子是否经历过大碰撞……
8月16日下午,记者在长江二手车市场见到了张中新,说起与二手车的不解之缘,45岁的张中新告诉记者,他从事二手车交易已经有9个年头了,2007年一个偶然的机会,张中新进入了二手车行业,自此便一发而不可收。“我最初是跑出租,后来我有辆桑塔纳车想卖掉,就把车开到二手车市场,转手卖出就赚了10000元。当时我很震惊,因为我辛辛苦苦地跑出租,一年也不过赚30000元。”就是这样一次偶然,张中新萌生一个念头:随着“有车族”越来越大,买二手车找不到卖二手车,二手车市场潜力很大,何不从事二手车买卖这个行业呢,这样可以成就自己的一番事业。谈起从事二手车行业的缘由,张中新的经历颇具戏剧性,从自己淘来一辆捷达一辆桑塔纳,以马路为市场,边开边卖,一步一步地发展到现在拥有多辆豪车,还成立了自己的汽车贸易公司,张中新的二手车之路走得不容易。
有资质和没资质,有营业执照或没有营业执照,呈现了二手车市场鱼龙混杂,初出茅庐的张中新为此吃了不少苦头,赔了不少钱。但是他没有知难而退,不断向二手车行业内的前辈学习经验,丰富了自己的二手车检测评估经验,现在他的技术可以称得上是在晋城数一数二。2014年,张中新接受相关培训,成为我市最早持证上岗的验车师之一。
据了解,晋城有4个二手车市场,交易日趋活跃,年交易量超过数万辆。为了在成交前做到心中有数,买家需要请个行家当参谋,验车师应运而生,张中新式其中一位,而全市的持证验车师不足百人。
正聊着,一名30多岁的男子开着一辆本田车来让张中新估价,他一直想把自己的车处理掉,于是今天来张中新的二手车行转转。
张中新先绕着车子看了一圈,对记者说,“评估二手车,要先从静态评估入手,首先要整体看一下车况,看新旧、成色、内饰以及公里数等。”介绍完之后,他发现引擎盖有一个地方有点小瑕疵,停下脚步用手指摸了下。他询问客户,这个地方是否被撞过并补过漆,“有些小毛病一打眼,就看出来了。”
做完了静态评估,再来进行动态检测。考虑到周围附近的路面情况,张中新特意选了一条偏僻的道路驾驶上路。“动态评估还需要按部就班,从起步开始,怠速稳定,噪音正常,挂挡顺畅,没有顿挫感,油门灵敏,刹车线性,加速凌厉,转向精准,整个过程一气呵成,没有出现任何大的问题。”在车上,张中新向记者介绍说,“对于评估二手车而言,对汽车要有庖丁解牛般的熟识,才能给出一个全面客观、令人信服的评估。比方说,仅凭听发动机的声音,就能知道哪个部件有毛病。”
大约半个小时后,张中新结合当时汽车市场的行情给出了具体评估价格,并将车辆评估中的各项指标登记在册。张中新说,做好这一行,必须要具备丰富的评估实践经验,对二手车价格走势以及具体品牌车型的价值有着深入的理解与准确判断才行。
“忙的时候,一天下来要看六七辆车,也难免有‘走眼’的时候。”采访中,张中新告诉记者,别看他现在对车子比较熟悉,刚入行时也吃过哑巴亏,“当时评估的是一辆卡车,我围着车子转了一圈,简单地看了一下,发现各方面的性能都还不错,就估了一个比较好的价钱。可是没想到,后来竟发现车梁断了。当时因为一时疏忽,没有翻开卡车的车头看,所以就看走眼了。这算是一个教训吧。”
张中新说,在这个行业容不得半点松懈,有时候,他就像一名侦探,收车时的整个评估过程中不允许漏过任何一个蛛丝马迹。因此,在现实中,同一款汽车经由不同评估人过眼,尽管可得到完全不同的估价,但之间的差价并不会太多。
“入行9年了,但我还是不敢说100%了解车。”“张中新说,9年前,他刚从事二手车交易的时候,车的款式少,牌子也少,收回来的基本上都是桑塔纳车和面包车,相对来说比较简单。现在车子越来越多,不仅品牌多了,更新换代也快了,需要评估的车子很杂,从一两万元的小型车到上百万元的豪车都有,“我需要就做到与时代同步,每天都要学习新技术才行,否则吃亏的是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