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冯通报道 今年5月15日,我市全面开展了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攻坚行动。记者从市环保局获悉,目前,攻坚行动已经结束,在全市各级各相关部门的努力下,行动取得了明显成效,截至8月15日,市区环境质量出现大幅好转,二级以上天数达到9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5天,达标率达到97.8%。
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91天
今年1-4月,市区出现了环境空气主要污染物浓度不降反升、空气质量大幅下滑的情况。5月,我市召开了全市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攻坚大会,安排从5月中旬到8月中旬,深入开展为期3个月的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攻坚行动,重点开展劣质煤专项整治、涉煤土小企业及各类物料堆场专项整治、工业企业违法排污专项整治、建筑施工及道路运输扬尘污染专项整治、露天烧烤摊点和餐饮油烟专项整治5项攻坚任务,尽快扭转环境空气质量持续下滑的不利局面,有效改善全市环境空气质量。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介绍,5月15日至8月15日攻坚行动期间,市区环境质量出现大幅好转。期间,市区二级以上天数达到91天,较去年同期增加15天,达标率达到97.8%;综合指数为4.04,较去年同期下降31.2%;六项主要污染物中除臭氧外,其余污染物浓度均有所下降,其中,二氧化硫平均浓度为24微克/立方米,较去年同期下降45.5%,下降幅度最大。值得一提的是,5月、6月、7月我市单月环境空气质量分别排在全省第6、第4和第1名,攻坚行动各项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
检查发现环境违法线索136起
记者了解到,除了开展5项攻坚任务,为有效改善环境空气质量,我市还从专项督查、制度落实方面做了大量“功课”。
攻坚行动开展期间,市环保局检查发现环境违法线索136起,累计向各县(市、区)政府及相关部门移送环境违法案件督办函34件,完成整改93起,正在整改21起。而加强制度建设,实现网格化监管,则是另一“杀手锏”。目前,我市已初步建立了“纵向:市、县、乡”三级监管网格和“横向:市级重点单位”监管网格的监管体系,共划分各级各类环境监管网格407个,明确监管责任人407个,另外,自开展网格化监管以来,我市严格按照网格化监管的职责要求,强化责任追究,截至8月15日已对网格监管责任人、环境监察责任人、网格监督员实行诫勉谈话、党内警告、通报批评28人次,免职环保监督员9人,对各类企业环保负责人实行降级、经济处罚、开除处理7人次。
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我市将全力以赴开展改善环境质量秋季攻坚行动,全面落实《山西省大气污染防治二十条强化措施》、年度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各项任务要求,同时深入实施网格化监管,进一步加大对各类环境违法行为的发现查处力度,强化职责监督考核,严格责任追究,确保持续推动全市环境空气质量得到有效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