郜匠村村干部件件实事暖群众心

[导读] 郜匠村,既是个紧邻市区、地理位置优越的村子,又是个没有稳定集体收入的村子。如何给村民找条增收致富路,如何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去年以来,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绞尽脑汁,从一件件事关百姓生活的小事、实事做起,一点一点改变村庄面貌,改善群众生活。如今,村里乡亲

□本报记者 郑璐  郜匠村,既是个紧邻市区、地理位置优越的村子,又是个没有稳定集体收入的村子。如何给村民找条增收致富路,如何让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去年以来,新上任的村两委班子绞尽脑汁,从一件件事关百姓生活的小事、实事做起,一点一点改变村庄面貌,改善群众生活。如今,村里乡亲都说:“村干部都挺实在的,一件件惠民实事暖了我们的心。”

郜匠村农贸市场正在加紧建设。本报记者 张文庭 摄
郜匠村农贸市场正在加紧建设。本报记者 张文庭 摄

建批发市场增加集体收入

今年44岁的李瑞龙在去年换届的时候被选为城区西上庄办事处郜匠村党支部书记。上任第一天就琢磨:村集体怎么发展?要发展什么产业?如何增加村集体收入?

一直以来,郜匠村没有稳定集体收入,村民多外出打工。“我们村地处在市区和环城高速晋城西收费站的中间地带,地理区位优势好,而且村集体有土地,还能流转部分土地。如何利用好我们的优势,在村里发展起稳定持久的富民产业,是我们一直在思考的问题。”李瑞龙谈起自己的想法。

李瑞龙前往西上庄办事处寻求帮助。当时,恰逢西上庄辖区内的闫庄农贸市场所在地要整体拆迁改造,市场负责公司绿盛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正在寻找新的地点,经过接洽,李瑞龙和绿盛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初步达成了协议。

谈起为何选择引进农贸市场作为村集体产业发展的方向?李瑞龙坦言:“目前,我们的土地有限,而我们的区位是最大优势,发展农贸市场对技术要求不高,手续办理相对方便,发展前景比较稳定,是见效稳的产业。对于村民来说,稳定的工作和可观的收入才是最切实际的。”

经过协商,去年,郜匠村成功引进了绿盛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共同建立占地73亩的农副产品市场,村里主要以土地投资为主,而绿盛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则以资金投入。今年10月,农贸市场将建成运行,绿盛农工商实业有限公司的负责人潘复群告诉记者,农贸市场将提供蔬菜水果交易区356个,粮油批发45个,今后各县(市、区)都要在这里批发蔬菜水果,可极大地带动郜匠村周边的经济发展,同时也能为村里提供一些工作岗位,解决部分劳动力就业。

件件实事暖人心

“村里没什么大事儿,但是琐碎事多,需要我们一直在这里为他们服务。”在郜匠村有一所社会服务管理中心,李瑞龙说,之所以建立这个中心,就是为了能第一时间为村民提供方便和服务。

采访当天,前来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复印身份证的村民王小新说,自从村里有了这个社会服务管理中心,像社保、政策咨询、法律咨询、涉农服务的很多事儿都能前来咨询,每天都有专人在这工作,为村民解决大小事务,很方便,很贴心。

今年年初,为了让村民出行安全,村里对全村路灯设施进行了排查,更换路灯4盏,新装路灯20盏,全村不留死角全部亮化。同时还加强了村出口的交通安全,新增减速带4条。

为了解决村里吃水难的问题,今年,郜匠村和市、区水利部门沟通协商后,出台了一系列解决办法。目前,水利部门已为村里打了饮水机井,机井基础建设工程全面竣工,机井管理房、变电设施、深水泵安装等工作已全面完成,已具备供水条件。随后,只要铺设好进村管道,完善配套设施,就能为村民稳定供水,彻底解决吃水难的问题。

娱乐活动气氛足

谈起郜匠村的文艺活动,可谓是丰富多彩。每年元宵节、妇女节、重阳节、金秋文化节等节日晚会上,上演的都是村民自编自导自演的节目,乡土味浓,不仅本村村民很爱看,就连周边群众也会来凑个热闹。

其实,郜匠村人文化生活丰富,那是远近闻名的。特别是2012年成立的文艺队,现在已成为村里演出的主力军。村委主任邱小丽说:“以前我们都是请外面的表演队伍来村里表演,一年下来不少花钱,村民参与度还不高。成立文艺队后,村民们自学自编自导节目,热闹得很,文化生活更加丰富了。”

邱小丽说,村里的文艺队不局限于某个节目,主要是为了积极组织引导村民参加村里的各项文艺演出活动,让村民能感受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只要队员们想学,想练,就可以现找视频学习。

今年3月份,郜匠村专门成立了八音会演奏队,并请来八音会传承人樊祥富和专家彭海嗦,教乐器演奏和乐理知识。邱小丽告诉记者,这些做法看似不起眼,但也是惠民实事,能够让村民接触到多种文艺活动,使日常生活更加充实丰富。随后,村里会再组建一支威风锣鼓队,吸引更多的村民加入进来。

一年一度的郜匠村金秋晚会快到了,大家都跃跃欲试,认真编排起节目,希望全村人一起乐呵乐呵。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