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皇庙彩塑及壁画保护工程通过验收

[导读] 府城玉皇庙是晋东南古建筑内保存彩绘泥塑数量最多的庙宇。1988年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古代泽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神系最全的道教庙宇。现存宋、金、元、明、清时期的道教彩塑造像近300尊,壁画125平方米,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是宋代彩塑和

本报综合消息 近日,记者从山西省文物局获悉,历时十年之久的我市玉皇庙彩绘泥塑及壁画保护修复项目通过专家组验收。

该项目是国家文物局在“十一五”期间启动的“山西省南部早期木结构建筑保护工程”的一部分。受山西省文物局委托,由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承担并完成前期勘查设计及保护工程的实施。

10月22日,山西省古建筑维修质量监督站组织国内彩塑、壁画专家,对玉皇庙彩绘泥塑及壁画保护修复项目进行了评审验收。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前期调查与研究充分、技术措施合理,保护原则把握准确、方法科学有效,工程组织管理规范、资料完整,对彩绘泥塑保护修复具有示范意义,一致同意通过验收。

府城玉皇庙是晋东南古建筑内保存彩绘泥塑数量最多的庙宇。1988年公布为全国文物重点保护单位,是古代泽州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神系最全的道教庙宇。现存宋、金、元、明、清时期的道教彩塑造像近300尊,壁画125平方米,都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尤其是宋代彩塑和元代二十八星宿彩塑,被誉为宗教彩塑造像中精品和孤品,是研究道教历史、雕塑艺术、古代彩塑传统工艺的重要实物依据。其中,元代二十八星宿像由于在全国现已发现的古代塑像遗物中尚属孤品,堪称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最高成就的代表。

然而,玉皇庙彩塑历尽千百年沧桑,损毁严重,大多已近无法展陈的程度。“病害种类多、密度大、层次深,加之数量多、体量大,形式多样,类型复杂,彩塑年代、工艺状况也不尽相同,并且历代多有修葺或者重彩。这是一项多学科综合性很强的文物保护修复项目,修复工作面临着很大的技术挑战。”2005年12月,西安文保中心科研人员受山西省文物局的委托,开始对玉皇庙彩绘泥塑、壁画状况进行了实地勘察测绘,编制完成了《山西省晋城市玉皇庙彩绘泥塑及壁画保护修复方案》。2006年8月,保护方案顺利通过国家文物局专家组评审。随后,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开始进行保护修复工作。

在项目实施中,陕西省文物保护研究院坚持前期研究先行,透彻地分析病害;试验先行,试点推开;慎用保护剂和封护剂;坚持研究原材料、原工艺;坚持以治理病害、消除隐患为目的,最大限度地保护原真性和最小干预原则。探索出了玉皇庙彩绘泥塑的一套技术方法和科研创新成果,并应用到了保护修复过程的各个环节中。用前期研究的结论指导了工程的顺利进行,取得了显著成效。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