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去年精准扶贫整体脱贫率先在全省完成目标任务

[导读] 两个省定贫困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20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2.94万户共8.4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3%……针对这组数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8年率先在全省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去年,全市经济发展换挡调速,脱贫攻坚是

□ 本报记者 郜晋龙 通讯员 李剑锋  两个省定贫困县陵川县和沁水县;建档立卡的贫困村200个,占全市行政村总数的9.4%;建档立卡的贫困家庭2.94万户共8.45万人,占全市农村人口的5.3%……针对这组数据,市委、市政府提出,到2018年率先在全省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去年,全市经济发展换挡调速,脱贫攻坚是否会因此打折?令人欣喜的是,年底出炉的统计数字为79个村2.6万人完成脱贫任务。脱贫攻坚战线上的干部群众,向社会交出了一份靓丽的成绩单。

陵川县潞城镇西八渠村第一书记刘瑨在香菇大棚检查香菇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刘凯 摄
陵川县潞城镇西八渠村第一书记刘瑨在香菇大棚检查香菇生长情况。 本报记者 刘凯 摄

79,2.6万

79和2.6万是我市去年精准扶贫整体脱贫的村庄数目和人口数。

按照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工作思路,我市建档立卡8.45万贫困人口。这些贫困人口将通过产业扶持脱贫3万人,通过易地扶贫搬迁脱贫2.4万人,通过教育扶贫脱贫5000人,通过生态补偿脱贫1200人,通过保障兜底脱贫2.43万人。

路要一步步走,饭要一口口吃。在2016年,我市克服种种困难,共完成79个村、2.6万人的脱贫任务,其中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383人,完成精准培训1450人,发放扶贫小额信贷3172.3万元。全年任务圆满完成。

2000万元,9.68亿元

我市市级财政去年安排2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2000万元专项产业扶持资金,各县(市)也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泽州县安排700万元、高平市安排1700万元、阳城县安排500万元,沁水县安排440万元。有了这笔钱,再整合各类涉农产业发展资金捆绑使用,我市围绕畜牧、设施蔬菜、蚕桑、食用菌、干水果、小杂粮、中药材、苗木花卉等特色农业产业,通过特色农业产业来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帮助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除了财政资金真金白银的投入,我市还统筹各方资金和力量,突出产业扶贫工程,综合利用光伏扶贫、旅游扶贫、企业产业扶贫工程、电商扶贫等多种扶贫手段,因村施策、因户施策,确保扶贫措施覆盖每一个贫困村和贫困户。2016年,我市24个企业产业扶贫项目累计完成投资9.68亿元。

8,1006,1.68亿元

我市去年竣工集中安置点8个,可安置的贫困人口1006人,累计完成投资额度16841万元。

按照规划,“十三五”全市共计划搬迁329个自然村、7962户、23887口人,同步搬迁非贫困840户、2520人。其中2016年计划完成易地扶贫搬迁5383人,同步搬迁529人。目前全市规划建设的20个集中安置点,现已全部开工,已竣工的集中安置点8个,可安置贫困人口1006人,累计完成投资16841万元,完成年度目标任务的122%。

另外,经市政府同意,由市财政局会同市扶贫办、市城投公司组建了晋城市扶贫开发投资有限公司,注册资金5000万元,市财政出资3463.2万元,市城投公司出资1536.8万元,成立了市级扶贫投融资平台,具体统筹承接中央、省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开发专项资金、市县同步搬迁非贫困人口贷款以及扶贫基础设施建设融资等。

30,500

30和500是去年我市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标准提高的额度。

为全力做好民生保障,解决“织好网”“兜住底”的问题。我市教育、卫生、文化、科技等部门共同参与,认真实施教育扶贫行动、健康扶贫行动、文化信息扶贫行动、科技人才扶贫等,进一步改善贫困地区农民生活条件。一是扶贫部门和民政部门对接,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努力实现贫困地区扶贫线和低保线两项制度有效衔接;二是开展特殊群体关爱行动,对农村留守儿童、留守妇女、留守老人及残疾人等特殊群体加强关爱、服务及救助。

其中,按照中央、省有关要求,今年我市农村低保、五保供养标准再次提高,全市农村低保50395户、64114人,每人每月提高30元;全市五保户6326人,每人每年提高500元。

208,1450

208是我市给予一次性学费资助的大学生人数,这些大学生全部来自贫困户家庭,且考入二本以上院校。1450是我市去年贫困人口精准培训的目标人数。

去年我市坚持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从根子上真正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一是加大教育扶贫支持力度,对接受普通高中教育和中等职业教育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实施免除学杂费全覆盖;扩大贫困大学生资助范围,对建档立卡贫困户中考入二本以上院校的大学生给予一次性学费资助,全年共资助208人。二是做好精准培训,通过人社部门创业培训,农业部门新型职业农民培训、扶贫部门精准培训等渠道,培养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贫困农村致富带头人,实现“培训一人、富裕一户、带动一片”的作用。年内完成贫困人口精准培训1450人,其中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完成600人,千村万人就业培训850人。

173,513,410

173名市县两级四大班子领导包村;派驻513支帮扶工作队;市、县两级共选派“第一书记”410名。我市去年还通过做好干部驻村帮扶工作,解决了“谁来扶”的问题。

去年我市共有173名市县两级四大班子领导包村;向5个县(市)的2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和218个贫困户比较集中的低收入村派驻513支帮扶工作队,每个贫困村都派驻了扶贫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一名机关党员干部帮扶责任人,不仅对全市200个建档立卡贫困村实现了两个“全覆盖”,而且根据实际情况,对218个贫困户比较集中的低收入村也实现了两个“全覆盖”,确保对贫困村、贫困户的帮扶无遗漏;向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村派驻了“第一书记”,市、县两级共选派“第一书记”410名,实现了建档立卡贫困村和党组织软弱涣散村“两类村”的“全覆盖”。

去年3月份,各帮扶单位全部进村入户开展工作,完成“两个全覆盖”工作,帮助制定了五年精准扶贫规划和2016年度扶贫计划,帮助新上了一批水、电、路、危房改造等基础设施项目和产业扶贫、光伏扶贫项目,促进了帮扶工作全面有序推进。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