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李健报道 昨天上午,记者从全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暨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上了解到,今年市食药监部门将针对“四个重点”开展突出问题整治,涉及食品、药品,易产生假冒伪劣区域,小摊贩、小作坊,虚假宣传、参假售假几方面。
2016年,我市开展了春秋季学校餐饮安全、校园及周边食品销售专项整治,公布食品药品安全“黑名单”企业6家;组织开展了食用植物油塑化剂、肉制品兽药残留、火锅底料蘸料等重点品种专项整治;监督未通过新修订GSP认证的两家药品批发企业和20家药品零售企业停止经营活动;检查108家零售药店,对12家进行告诫等等。
今年,市食药监部门将会紧盯“四个重点”开展突出问题整治。食品、药品整治包括食品类的食醋、酒、乳及乳制品、肉及肉制品、豆制品、食用植物油、包装饮用水、保健食品等品种,并深入整治制假售假,非法添加等问题;药品上则主要针对疫苗、特殊药品、中药材和中药饮片、中药注射剂、无菌和植入类医疗器械等品种。易产生假冒伪劣区域的整治将会以批发市场、集贸市场、农村地区、城乡结合部、城中村、学校周边为重点,集中整治销售假冒伪劣、过期变质食品、回收药品等行为,坚决取缔黑工厂、黑作坊、黑窝点。学校食堂、农村集体聚餐、旅游景区饭店和农家乐、集体用餐配送单位、大中型餐饮企业等聚集性就餐单位,将会列入2017重点单位检查范围,并强化小作坊、小摊贩、小餐饮的整治规范,消除隐患和潜在危险。今年还会组织开展参假售假、虚假宣传、非药品冒充药品、篡改保质期、过期翻新、违法添加、规避检查等违法行为专项整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