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袁泉、实习生李帅报道:近日,记者从全市安全生产工作会上了解到,今年我市将试点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强化重大隐患挂牌并跟踪督办,全面排查治理隐患,进一步控制一般事故、遏制较大事故、杜绝重特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
扎实推进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建设。将先期在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及其他规模以上工贸企业试点推进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动态监管系统,并逐步将重点行业重点单位纳入该系统,制订隐患排查标准和隐患排查制度,利用系统开展隐患自查自改自报,实现隐患“真查、真报、真改”;完善隐患排查治理监督检查机制,建立隐患管理档案,加强对企业隐患自查自纠情况的监督检查,强化重大隐患挂牌并跟踪督办,推动隐患整改到位;建立安全风险预防机制,严格安全准入,把安全生产作为高危项目审批前置条件;企业要全面开展安全风险点排查和评估,今年7月底前完成风险等级确定工作,10月底前在隔离危险源、采取技术手段、实施个体防护、设置监控设施、加强应急救援等方面出台管控措施。
推进基层基础建设。强化安全生产措施落实,完善乡镇(街道)和工业园区等各类功能区安全生产监管体制,加强安监队伍建设;支持发展安全生产专业化行业组织,探索建立政府购买安全生产服务制度,鼓励中小微企业采取订单式、协作式方式购买运用安全生产管理和技术服务,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推进诚信体系建设,将企业安全生产诚信纳入市信用体系建设总体规划,建立安全生产不良信用记录制度。
全面排查治理隐患。继续深入开展煤矿、道路交通、化工和危险化学品、市政运营、消防安全、特种设备等行业领域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在非煤矿山、危化、金属冶炼等高危行业开展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作业试点工作,利用先进信息技术整合重组现有各类业务系统平台,加快推进信息技术与安全生产的深度融合,建成成员单位之间互联互通、资源共享的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三年内实现在线监控以及安全生产信息一体化新格局,实现“智慧”监管,夯实安全生产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