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守京 儿时,家风的熏陶奠定了我成长的基石,我没有辜负父母的教诲;在部队,家风与军风相融,我没有辜负部队的培养;在税务部门,家风与税风相合,我没有辜负肩上的税微。
儿时,家风扎根在心里
对我来说,我家的家风就是“学会做人”,它犹如一个磁场,深深地影响着我一生。
记得小学一年级暑假我回到了河南老家,由于父母不在身边,爷爷奶奶忙于农活,对我疏于管理,我就像出笼的小鸟,玩得忘乎所以。有一天,路过生产队的一大片西瓜地,看着那满地圆溜溜的大西瓜,馋的口水直流,壮着胆子几次上前索要,均告失败。我顿时打起了歪主意,随即向小伙伴下达了“作战”任务。在狗不咬、鸡不叫的夜晚集结出发,顺利得手后,迅速带着战利品撤退到小河边。
当我摸着圆溜溜的小肚,打着饱嗝回到家时,爷爷在院里已等候多时,他一句话也不说,把我领到床前,点上油灯,闷头吧嗒吧嗒抽起了旱烟。就在爷爷吧嗒到第七口烟时,我乖乖地招了供。爷爷叹了口气,慈祥而又凝重地说:孩子,你是军人的儿子,虽然咱家乡有“生瓜梨枣,逮着就跑”不叫偷,但西瓜是集体的,再馋你也不能动它。明天一早跟爷爷一起向看瓜爷爷认个错,赔偿人家瓜钱好吗?
这件事虽然过去很多年了,但爷爷的教诲让我铭记在心。
参军,家风在军营中开花
长大后,走向社会,我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素养、为人处世无不烙上家风的印记。走进军营,我把小家风融入部队的大家风中。做人,我严格遵守家风;做事,我严格遵守军风。
在军中20年,给我印象最深的是1989年38集团军的秋季大比武。那年,我们坦克某部和集团军装甲步兵班战术比武。3天时间,全天候、全副武装完成148公里徒步强行军,22公里武装奔袭,战术设定50余个等等。比武打响后,我率领全班战士,风餐露宿,攻营拔寨,炸碉堡,越雷区,端据点,长驱直入,所向披靡。
那次比武结束,参战的同志们的鞋袜都脱不下来,因为脚板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血泡,冒着血水,黏着鞋袜,只能用剪刀才能卸下战靴。老师长激动地说:这就是我要的铁军。凭此一战,我们获得了全师第一名,集军团第二名的好成绩,我也被光荣地保送到军校学习。
我觉得,是好家风促使我完成了从一名青年到一名合格军人的转变。
从税,家风在税收中结果
带着家风走进军营,带着军风走进税务。我暗下决心,一定要“传承好家风,带动好税风”。
2007年我脱下军装换成税装。为尽快从一个合格军人到一名合格税官的角色转换。从工作的第一天起我就拿出了军人那股“掉皮掉肉不掉队”的狠劲,边干边学,苦练操作技能。
2008年8月,为落实上级对煤炭行业税收专项治理检查工作。检查初期,为求证该企业账目的真实性,增强纳税评估的说服力,我多次走访了公安、电力、安检、地税等多个职能部门,掌握了第一手资料。检查中期,为进一步掌握该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我们采取了路口蹲守、井口观察、煤场了解、磅房查看、机房询问等方法。在该企业提供的临时办公室里详细观察和记录着他们的生产销售情况。为不引起对方的察觉,我手腿并用,每出一罐碳,就用笔在左腿上悄悄画上一道,每拉一车煤,就在右腿上画一道,到了天亮两腿已布满了漂亮的“斑马纹”。在准确掌握大量真实情况后,我们约谈企业法人,在一组组真实的数据面前,纳税人心悦诚服地补缴了40多万元税款。
回首人生路,我深知是好家风伴我成长。所以,无论我走到哪里,无论遭遇怎样的坎坷,我都不觉得是苦。因为家风教给我面对生活的勇气,学会了追求和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