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锅炉将煤炭燃料的化学能转变为热能,并利用热能加热锅炉内的水使之成为过热蒸汽,再供汽轮机使用,经过多次转变最后产生电能,这是阳城电厂发电的原理。在这个过程中,过热蒸汽是重要一环。2015年,阳城电厂建成供热首站,通过抽汽供热的方式,年可供热面积达200万平方米,每年可替代散煤约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2000余吨,二氧化硫1000余吨,氮氧化物200余吨。目前,已供热面积达50万平方米,惠及5000余户居民。
5月16日下午2时许,在阳城电厂供热首站控制室电脑屏幕上,供热首站负责人栗云雷为记者演示了抽汽供热的整个过程。16兆帕、540度的过热蒸汽,在冲撞汽轮机的过程中,压强、温度会不断下降,抽取下降至1-2兆帕、350度的蒸汽,进入到热网加热器,将其中的循环水加热至80度左右,再由热网循环泵将热水输送至二级站,最后送到每个用户家中。
“抽汽供热不仅热源稳定,而且更加清洁高效。”阳城电厂发电部经理董志超介绍,2015年,阳城电厂投资4500万元建成供热首站,现有3台热网加热器,3台热网循环泵,利用厂内抽汽进行供热,年可供热面积达200万平方米,“按照这个标准来计算,每年可替代散煤约5万吨,减少烟尘排放2000余吨,二氧化硫1000余吨,氮氧化物200余吨。”
阳城电厂总工程师张文龙告诉记者,阳城电厂一期工程有6台35万千瓦发电机组,二期工程有2台60万千瓦发电机组,年用煤700万吨,每年送电约170亿度。目前,由于管道铺设有限,抽汽供热的供热面积为50万平方米。“如果管道铺设到位,8台机组全部抽汽供热的话,年可供热面积能达到3000万平方米,足够向阳城县城甚至晋城市区供热。”张文龙说。
记者了解到,除了抽汽供热,近年来,阳电已累计投资近20亿元,进行环保设备升级改造。2010年以来,阳城电厂不断加大环保改造工作力度,累计投入10.06亿元对现有机组进行改造,重点在于脱硫、脱销、电除尘等设备。2016年又投资2.8亿元完成了1-4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今年又将投资4.4亿元完成5-8号机组超低排放改造。
数据显示,改造前,该电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标准分别为200、200、30(单位:毫克/立方米);进行超低排放改造以后,该电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标准分别为50、35、5(单位:毫克/立方米),实际运行时,该电厂氮氧化物、二氧化硫、烟尘排放排放量可达30-40、20-30、2-3(单位:毫克/立方米),远低于国家标准。
张文龙表示,阳电一直坚持“提供清洁电力,点亮美好生活”的理念,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清洁生产。作为身处晋城的央企,今后,阳电仍将积极履行社会责任,落实国家地方各项环保政策标准,为建设绿水青山、打造美丽晋城,为经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作贡献。
本报记者 冯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