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报记者 郜晓红 5月24日,市区凤台西街发生了一起1死3伤的交通事故。有目击者即时把这一消息通过微信、微博传播了出去,网友们在直呼“太可怕”的同时,也纷纷就“交通文明”这一话题展开了热议。不少网友表示,很多事故都跟开快车、闯红灯等一些交通陋习有关。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驾驶人是否文明行车,行人是否文明出行,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也是一座城市文明程度的体现。

在凤台西街记者看到,依然有摩托车违规行驶在快车道上。 本报记者 焦宇 摄
事故分析:三方都存在明显违法行为
5月24日中午12时50分许,在凤台西街绿欣市场路段,一辆银灰色大众CC轿车沿凤台西街自东向西行驶,行至绿欣市场路段时,一辆两轮电动车从人行横道中央的隔离桩自南向北驶出,两辆车撞在一起,隔离护栏被撞坏,电动车及驾驶人飞了出去。而此时,因CC轿车的气囊弹出,挡住了驾驶人的视线,驾驶人无法掌控,轿车继续向前冲,又撞上了同向行驶的一辆两轮摩托车,轿车才停了下来。事故造成一人当场死亡,三车不同程度损坏。
市交警三大队民警表示,根据监控可以确定的是,事故中所涉及的机动车、摩托车和电动车,三方都存在明显的违法行为。
“首先是小轿车驾驶人行驶车速过快。”市交警三大队副大队长张军会介绍说,依据《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四十二条第一款之规定:“机动车上道路行驶,不得超过限速标志标明的最高时速。在没有限速标志的路段,应当保持安全车速。”小轿车驾驶人驾车行驶过的区域有两条斑马线,可他视而不见,丝毫不减速礼让。
再有就是横过马路的电动车驾驶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七十条第一款之规定:“驾驶自行车、电动自行车、三轮车在路段上横过机动车道,应当下车推行,有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的,应当从人行横道或者行人过街设施通过。”“如果他过马路时能下车推行,百分百能看到道路上飞速驶来的小轿车,就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张军会说。
而事故中在凤台西街上行驶的摩托车,也属于明显违法行为。“摩托车靠右行驶是常识,凤台西街上,摩托车应该在公交车专用道的最右侧行驶。摩托车驾驶人和乘客在此事故中受轻微伤,只能说是不幸中的万幸。”张军会表示,《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四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道路同方向划有2条以上机动车道的,左侧为快速车道,右侧为慢速车道。在快速车道行驶的机动车应当按照快速车道规定的速度行驶,未达到快速车道规定的行驶速度的,应当在慢速车道行驶。
网友认为:交通陋习导致这次事故发生
这起1死3伤的交通事故,在敲响警钟的同时,也为大家进行了一次交通安全常识的普及。采访中,有八成市民对于“骑车横过人行横道需要下车推行”这项规则表示不清楚。
“过人行横道还得下车推行?这个还真不知道!”经常骑摩托车出行的市民刘晓宇表示,这个交通规则以前从来没注意过,以后出行一定要遵守。
市民陈先生是摩托车爱好者,他告诉记者,自己最喜欢骑着摩托车在街头风驰电掣的感觉,“以前自己只图一时爽快,驾车行驶速度快,还经常走机动车道,现在想想没出事真是自己幸运。”陈先生表示,今后一定要遵守交规,驾车出行小心谨慎。
车辆在百姓生活的“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从这个意义上来讲,驾驶人是否文明行车,行人是否文明,关系着人们的生活质量。同时,这些看似不经意的陋习,还可能是不小的隐患。采访中,不少市民网友表示,事故的发生和交通陋习有着很大的关系,陋习不摒弃损人不利己。
@在雨中:交通参与者的一举一动不仅是自己个人的私事,也密切关系着其他交通参与者的安全和利益。任何违反交通安全法规的行为,没有造成后果则已,一旦引起交通事故,必定是害人害己、得不偿失。
@lucasn223:交通有其固有的法律法规,遵守是应当的、必然的,违反是丑陋的,是应该要制裁的。
@朵朵暗香来:无论是司机还是行人,都要遵守规则。图一时的方便,可能会给自己或者他人带来危险。
@晋城帅小伙:强行超车、乱闯红灯、车辆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的交通陋习,往往会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导火索”,还给城市形象抹黑。
从网友们的讨论不难看出,摒弃交通弃陋习已经成为当前不容忽视的问题。
市民心声:素质应提升,礼让使人温暖
近期我市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交通陋习无疑成了一块不大不小的绊脚石。网友们一致认为,要剔除这个绊脚石,要先从素质抓起。
@mr-luo:好像交警在报纸、电台都有宣传的,怎么就是不能杜绝呢?还是素质的问题。
@林间小路:市民理应达成如下共识:纵使马路上一辆车都没有,也不能没有秩序,不能闯红灯。这是对规则的尊重。闯红灯、加塞儿、随地丢垃圾……这些行为不文明。倡导文明不是一阵风,要实行长效机制,培养市民的公共意识,这才是最重要的。希望大家都要遵守交通秩序,车祸猛于虎啊!
@橡皮泥:文明交通需要文明市民。我们应该自觉养成“按灯停走、按道行驶、按线通行、按位停放、按章驾乘、按规处罚”的习惯。
@家有宝贝:汽车社会呼唤行车文明,我们在享受汽车带来的舒适和便捷的时候,必须时刻牢记交通事故可能无情地吞噬无辜的生命。
除了提升素质,处理事故的交警表示,如果说事故的发生是不遵守交规所致,那根源则是大家出行不文明礼让。“都说车祸猛于虎,可这起事故的三位驾驶员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张军会说,在这起事故中,如果三方当事人有一方能稍微礼让,事故就不会发生。
@jingying61:生命很脆弱,机动车驾驶人应本着以人为本的原则,在斑马线必须避让行人。临近斑马线时,司机能多刹一脚就多一份安全,也多一份文明。
@察纳雅言:我就经常让人,让自行车,同时还不按喇叭。从日常生活的小事做起,可以温暖到身边的人。
本报倡议:让文明出行成为晋城的性格
交通文明是城市文明的窗口,透过这个窗口,可以直观反映出城市文明建设水平的高低。
记者查看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的数据指标,其中,对于“创建文明城市市民应具备哪些交通意识”这一块就明确提出:(1)车辆、行人各行其道;(2)机动车让行斑马线,车辆、行人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3)自觉保持交通畅通、不人为造成交通阻塞;(4)车辆、行人服从交警指挥;(5)在交通站点遵守秩序,排队候车,依次上下车;(6)禁止酒后驾车。
因此,文明出行不仅事关咱晋城的文明建设,更事关每个人的生命安全。
斑马线不能只是一个冷冰冰的、被动式的交通标志,它应该是一个阵地,传达着新时代交通理念,表现着人们的文明素质。当文明成为一种习惯,自然就演变成了一座城市的性格。不必讳言,在我们的城市里,还有相当一部分车辆,在经过斑马线时是不让人的。这种不文明的习惯,埋下不少交通隐患,甚至可能酿成交通事故。确保斑马线上的安全,司机们的自觉和自律很重要;不乱穿马路、不闯红灯,行人的自觉和自律同样也很重要。
礼让交通,安全出行,文明出行,需要每位市民的共同努力。愿斑马线前的一次次“停顿”、行人过马路时红灯的等候,打造更多的安全线、文明线,牵引着城市文明向更高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