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学一做”在晋城】皇城村打造互惠通道众多乡邻受益

[导读] 石苑村是个纯农业村,2012年村里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养殖、种植和桑叶茶加工。特别是100亩的桑树挂果早、见效快,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桑葚。但小打小闹不是张春利的目标,他又专门从河南信阳请来了制茶专家,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专门研制了桑叶茶。然而“酒

本报讯 记者李耘、通讯员郑璐报道:“皇城村打造的互惠通道,对我们太有益了。”6月1日,记者见到阳城县北留镇石苑村党支部书记张春利时,他刚送走几位长治客户。张春利告诉记者,去年阳城县举办了农业嘉年华活动,他们村的桑叶茶受到客商的青睐。借助皇城相府这个平台,如今桑叶茶已逐步打开销路,石苑村群众对发展桑叶茶更有信心了。

石苑村是个纯农业村,2012年村里成立了农业专业合作社,专门从事养殖、种植和桑叶茶加工。特别是100亩的桑树挂果早、见效快,吸引了不少游客前来采摘桑葚。但小打小闹不是张春利的目标,他又专门从河南信阳请来了制茶专家,花费了一年的时间专门研制了桑叶茶。然而“酒香也怕巷子深”,销路一直打不开,成为石苑村发展桑叶茶的最大难题。

得知石苑村在发展桑叶茶上遇到了瓶颈,作为石苑村的共建村,皇城村党委把石苑村的发愁事儿当成了自己的事儿,他们派出骨干力量深入石苑村,想方设法帮助他们搭平台、找销路,努力打开桑叶茶市场。“在过去的帮扶中我们发现,如果只是提供资金,实际上收效甚微。”皇城村党委书记陈晓拴深有感触地说,为此,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皇城村采取“基层组织共建、党员队伍共管、科学发展共赢、困难群众共帮、党建资源共享”模式,建立好帮差、强帮弱、大帮小、富帮贫的结对网络,通过先进引领、整体联动、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相互促进的帮扶办法,围绕“一村一品一主体”产业扶贫目标,全面开展结对帮扶,为共建村送政策、送思想、送制度、送方法、送技术,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帮扶。

“我们打造的互惠通道,就是希望能借助皇城相府这个平台、这个品牌,帮助共建村把产业做起来,让产品销出去,现在看来,已经取得初步成效。”皇城村党办主任袁宋兵告诉记者,包括石苑村在内,皇城村的12个党支部中共有5个支部承担了5个村的结对帮扶任务。

“积极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必须落实在行动中。当前,我们要充分发挥全体党员的作用,集中力量、群策群力,帮助那些家庭负担重、生活条件差、致富无门路的群众和留守儿童等解决生活、生产困难,同时安排支部党员标兵、入党积极分子、技术能手帮助贫困户掌握致富技能,让他们早日摆脱贫困。”袁宋兵说。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