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城市法院推行诉调对接“6+N”新模式

[导读] 晋城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多地考察,形成了《晋城市两级法院关于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诉前司法鉴定的指导意见(试行)》,

为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晋城中级人民法院通过广泛深入调研、多地考察,形成了《晋城市两级法院关于深化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改革的调研报告》,在此基础上出台了《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推进诉调对接工作的指导意见(试行)》和《晋城市中级人民法院关于开展诉前司法鉴定的指导意见(试行)》,在全市法院一体推行诉调对接“6+N”纠纷解决新模式。

诉调对接“6+N”是在诉前调解“六步法”的基础上,通过N种方式实现诉讼与非诉讼纠纷解决方式对接,形成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诉前调解“六步法”是指来有登记、走带介绍、过程指导、结果回复、经费保障、一案一卷。N种诉调对接方式包括:诉前经各方当事人的同意进行诉前司法鉴定;人民法院对诉前调解协议效力进行司法确认;根据调解协议制作调解书;对无争议事实和无争议调解方案的记载等。

据晋城中院负责人介绍,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全市法院的案件受理数逐年增多,2013年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15952件,2014年18329件,2015年25010件,2016年31189件。特别是2015年5月实行立案登记制以来,案件量增长了将近70%。其中,城区法院、阳城法院案件受理数约6000件,全市6个基层法院中有4个基层法院案件量进入全省法院前20名。而全市法院首批入额员额法官只有181名,比改革前的304名法官却减少了40%,阳城法院平均1名员额法官办案数达到260件。 “案多人少”的矛盾十分突出。

为破解“案多人少”的难题,晋城中院将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建设作为全市法院13项重点调研课题之一,在全市法院一体推行诉调对接“6+N”纠纷解决新模式。

自今年5月1日起实施 “6+N”纠纷解决新模式以来,全市法院已受理诉前调解案件164件,结案124件,正在诉前调解的40件。受理的诉前调解案件中,由法院内设调解工作室调解的147件,委派外部调解组织调解的17件。诉前调解已结案件中,达成和解协议的28件,达成调解协议转立案登记的39件(进入诉讼后全部以人民法院诉讼中出具调解书的方式结案),调解未达成协议转登记立案进入诉讼的42件,诉前调解案件全部立卷成册。从中院在基层法院专项督查的情况看,诉调对接工作深受群众欢迎。阳城法院诉调工作流程比较规范,城区法院在委派保险行业协会调解方面已有较好做法,争取形成经验后在全市推广。(李先翠 郝文林)

  • 移动平台

扫描二维码 手机浏览生活服务网

手机网址:点击进入

晋城论坛:点击进入

新闻投递:点击投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