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城市规模的变化
市管县之前的晋城市,是刚刚由县改市的县级市,市区东到太洛路,西到晋韩路,北到古书院矿,南到水陆院,大约3公里见方,市区面积只有8平方公里,市区包括城中村的总人口仅仅10万人。30年后的今天,市区面积扩展到60.5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9万人。
2、城市道路的变化
宽度只有二三十米,一条一公里长,一条两公里长,这就是建市时晋城市区最具代表性的街道南北大街和新市街,全部城市道路只有29公里。30年后的今天,“三纵三横两环”的城市骨干道路框架已经形成,仅仅5条东西向主干道长度就达到35公里,当时谁也不会想到,现在的市区主干道凤台街、泽州路宽度都超过70米,长度分别达到7公里、10公里。
3、城市广场和绿化的变化
30年间,一个个城郊农村先是被笔直宽阔的道路围成了“城中村”,一个个城中村又逐渐消失,变成了高楼林立、绿意盎然的城市片区、新型社区;公园、绿地建市后在晋城出现,先是泽州公园,紧接着赵树理公园、植物园、白马寺山森林公园、吴王山森林公园相继建成,人民广场、凤西广场、七星广场等大小游园、大小广场星罗棋布,市民走出家门“10分钟进游园、20分钟进公园、40分钟到达森林公园”,城市道路绿化率95%以上,市区绿化率达到45.8%,绿地率43.2%,人均公共绿地15.5平方米,超出全省平均水平。
4、经济实力的变化
30年间,全市GDP增长了74.2倍,年均递增速度为11.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83.8倍,年均递增速度为11.8%;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62.3倍,年均递增速度为21.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49倍和27倍,年均递增速度分别为14.6%、12.1%。反映全市可用财力指标的公共预算收入,在建市的第一个十年增长了1.5倍,由1985年的1.09亿元增长到1994年的2.69亿元;在第二个十年增长了4倍,由2.69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13.85亿元;在第三个十年增长了6倍,由13.85亿元增长到2014年的98.03亿元。与1985年相比,全市公共预算收入增长了89倍,年均增长16.8%。在全省11个地市中,作为人口总数倒数第三的晋城,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集团,与除省城太原之外、人口远超我市的其他兄弟市并驾齐驱;主要人均指标和城镇化程度连续多年位列全省前列,跻身全省第一方阵。在全省“十一五”发展目标考核中,晋城市发展水平居全省第二,仅次于省城太原,反映发展速度和发展质量的发展指数则在全省夺魁。
5、交通的变化
30年前,晋城到长治百公里的距离,需要花费大半天时间;晋城到阳城50公里,紧赶慢赶需要三四个小时,晋城人饱受交通之苦。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末建成全省第一条汽车专用公路——长晋二级路。1997年,建成了全省第一条由地市承建的高速公路——晋阳高速公路。在之后的10多年里,我们相继建成了晋焦、长晋、晋济、晋侯、高陵、环城等高速公路,率先在全省实现了县县通高速,全市高速公路通车总里程达到319公里,高速公路密度超过发达国家。
6、电力的变化
2014年全市供电量达到142.59亿千瓦时,位居全省第四位,比建市初增长了20多倍,基本满足了晋城经济社会发展需求。
7、通讯的变化
30年前,固定电话尚属“奢侈品”,长途电话需要人工转接;如今,全市移动电话用户已达到224.7万户,宽带接入户达到39.3万户,实现了与世界同步。
8、取得的荣誉
30年里,晋城两次荣获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先进市、两获全国文明城市提名资格,五获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市、三夺最高奖“长安杯”,先后荣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国际花园城市综合金奖、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低碳经济试点市、全国卫生城市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