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2月19日在晋城市城区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代区长王学忠
各位代表:
现在,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区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13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在区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和区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区政府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一争三快两率先”战略部署,坚持不懈稳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呈现出稳中有进、稳中有为、稳中提质的良好局面。全区生产总值完成215.1亿元,增长10.2%,增速排名全市第二;财政总收入完成49.4亿元,增长13.7%,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9.7亿元,增长38.3%,财政总收入和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速均排名全市第一;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完成11.3亿元,增长15.2%,增速排名全市第二;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26.3亿元,增长31.5%,增速排名全市第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完成155.9亿元,增长14.1%,增速排名全市第一;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完成24799元,增长9.9%;农民人均纯收入完成10174元,增长12.4%。区八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任务圆满完成。在全省县域经济发展综合考评中,我区名列全省23个市辖区第4名,受到了省委、省政府通报表彰。我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征程上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发展迈出了新步伐。项目建设全市领先。重点工程“六位一体”完成额和完成率综合排名全市第一。在市委、市政府重点工作观摩检查测评中名列全市第二。围绕打造区域性商贸物流中心,着力推进了总投资193亿元的34个重点商贸物流项目建设。服务业增加值完成125.3亿元,拉动经济增长4.9个百分点,对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达到47.7%。与此同时,以晟皓光电、天煜煤层气、科威工业园等为代表的新型工业发展壮大,以司徒现代都市农业园、摩登大地农庄等为代表的城郊型农业加快发展。特别是司徒现代都市农业园围绕城市做文章,开办“开心农场”的做法,被省委书记袁纯清同志评价为“山西城郊型农业的发展范式”。
——强力推进城镇化建设,城乡统筹取得了新突破。西北片区改造全力启动。把景西路北段延伸工程作为开局工程,克服拆迁任务重、资金筹措难等困难,举全区之力完成了景西路沿线16万平方米的拆迁任务,道路施工正在进行。通过积极争取,市政府下放我区57项职能,第一次取得了城市改造建设的主动权。北石店新区建设步伐加快。城中村改造稳妥推进。针对城中村改造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下发了《进一步加强和规范城中村改造工作的通知》,充实完善了开发商名录库。19个城中村改造项目有序推进,共完成房屋拆除面积近40万平方米,开工楼座126栋,开工建设面积121万平方米,完成投资26.8亿元。新农村建设力度加大。公共财政更多向“三农”倾斜,全年累计投入近2.3亿元。
——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环境实现了新变化。组织实施了“两山两河一场”五大生态工程,着力解决生态欠账和环境污染问题。特别是吴王山城郊森林公园项目,实现了当年规划设计、当年开工建设、当年初具规模,赢得了市委、市政府和市区居民的肯定和好评。
——深入实施“争先综改、竞逐中原”战略,改革开放焕发出新气象。坚持以转型综改区建设为统领,制定实施“十二五”后三年实施方案和2013年行动计划,转型综改区建设进入实质性推进阶段。西北片区改造和北石店镇“四化同步”两个市级转型综改试点取得明显进展。市与区开始实行“属地征管、比例分享”的财政新体制,全区可用财力明显增长。组团参加各类展会,持续加强招商引资,全年共签约项目26个,协议引资216.2亿元,外来资金到位97.3亿元。
——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人民生活质量有了新提高。全年各项民生支出达9.2亿元,占公共财政预算支出的62%。9件为民实事基本完成,一批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就业和社会保障力度加大。
——全面加强精神文明和民主法制建设,和谐稳定开创了新局面。顺利完成了全国文明城市指数测评迎检工作。加强民主法制建设,自觉接受人大、政协和社会各界监督,全年共办理人大代表建议112件、政协委员案150件,见面率达100%,办结率、满意率均达98%以上。坚持不懈狠抓安全生产。始终牢记“三个决不能过高估计”,始终牢记“三个敬畏”,坚决落实政府监管责任和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扎实开展安全生产大会战,深入排查整治各类安全隐患,全年安全生产实现零死亡。引深平安城区创建,着力解决影响公共安全的突出问题,全面提升食品安全保障水平,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进一步提高。
与此同时,我们高度重视政府自身建设,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坚决反对“四风”,大力开展整治公款吃喝、公款送礼、清理办公用房、清退违规用车、清退借用人员等专项行动,强化行政监察和审计监督,文风会风明显改进,行政效能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统计、物价、人民武装、双拥、人事人才、计生、红十字会、慈善、民族宗教、外事、侨务、对台、气象、地震、人防、档案、地方志等工作都取得了新的成绩。
一年来,我们先后荣获全省实施“十二五”妇女儿童发展规划示范区、全省老龄工作示范区、省级慢性病综合防控示范区、全省社会管理综合治理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被命名为国家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示范区,连续四年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
各位代表,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来之不易。这是坚决贯彻执行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结果,是区委统揽全局、科学决策的结果,是区人大、区政协大力支持、有效监督的结果,是全区人民齐心协力、艰苦奋斗的结果。在此,我代表区人民政府,向全区人民,向在各个岗位上辛勤工作的干部职工,向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无党派人士、各人民团体和社会各界人士,向驻区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各企业和所有关心、支持、参与城区改革发展稳定的同志们、朋友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区经济社会发展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主要是:争先竞逐的步伐还不够快,支撑转型跨越的大项目、好项目还不够多,主导产业的支撑作用还不够强,转型发展的任务非常艰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相对滞后,统筹城乡发展的力度亟待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欠账较多,基本公共服务亟待提升,保障和改善民生的任务十分繁重。
我们还清醒地看到,政府工作仍然存在不少缺点和不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享乐主义和奢靡之风还不同程度存在;思想观念不解放,改革创新的意识不强,调查研究不深入,作风建设亟需加强;一些干部习惯当“现成官”、“太平官”,不思进取、不敢担当,一些部门推诿扯皮、吃拿卡要等现象仍然存在,政务环境亟待优化。对此,我们将高度重视,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二、2014年工作安排
2014年是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扎实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关键之年。审视城区未来发展,我们仍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面临着四大历史机遇。一是宏观经济形势回暖向好的机遇。二是全面深化改革的机遇。三是城镇化加速推进的机遇。四是中心城区优势开始凸显的机遇。
做好今年的政府工作,要贯彻落实好区委七届四次全会提出的工作总要求: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省委、市委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改革创新总要求,以规范化、制度化、科学化统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深化改革,强化创新驱动,加快先行先试,着力加快产业转型,着力加快城乡统筹,着力加快美丽城区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着力推进社会治理创新,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唱响“争先综改、竞逐中原”主旋律,争当全市“一争三快两率先”排头兵,加快建设产业转型先导区、城乡一体先行区、生态文明示范区。
2014年我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指标是:全区生产总值增长10%;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2%;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30%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5%;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增长10%;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1%;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11%以上。万元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二氧化硫、烟尘、粉尘排放量完成市定目标。
今年,要在全面做好各项工作的同时,重点抓好以下八个方面的工作:
(一)唱响争先竞逐主旋律,凝聚改革发展正能量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争先综改、竞逐中原,不断为推动转型跨越发展增活力、添动力。
开展“转型综改攻坚年”活动。紧紧抓住转型综改这个切入点,全力推进转型综改三年实施方案和2014年行动计划。在重大项目上,突出抓好西北片区改造、北石店镇“四化同步”两个市级综改试点和白马寺山后山地质灾害治理等标杆项目,努力取得突破性进展。在重大事项上,重点抓好低碳城市试点建设、中心城市扩容提质、气化晋城、城乡统筹等工作,确保转型综改走在全市前列。
深化关键领域改革。深化政府机构改革,加快转变政府职能。按照“控、调、改”的要求,认真落实省市部署,科学制定方案,积极稳妥推进,确保完成本年度政府机构改革任务。按照“接、放、管”的要求,认真做好上级下放审批事项的承接工作,最大限度地简政放权,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全面履行好公共服务、市场监管、社会管理、环境保护等职责。
各位代表,无论是争先综改,还是竞逐中原,对我们来讲,都是重大而难得的机遇。我们要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大胆探索、先行先试,不断迈出改革开放的新步伐,全方位积聚转型跨越的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