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亮 2018年春节刚过,货车司机王新平就早早来到市政务服务中心,为父亲办理住院报销手续。王新平家住泽州县大阳镇,到市里办一次事不容易,办事一向喜欢“赶早不赶晚”。这一方面是他的性格因素,另一方面是怕在办事过程中遇到小“麻烦”。然而,这一次很顺利就办完了,这让王新平没有料到。觉得时间还早,王新平又到公安交警窗口,把到期的驾驶证换了。王新平说:“像以往办理这两件小事,至少需要跑医保中心和交警队服务大厅两个地方,需要一整天时间才能办妥。但这次办事的时间缩短了很多,新政务服务中心确实是太方便了!”
与王新平感同身受的人不在少数,市政务服务中心自1月17日正式启用以来,全力抓好各项措施落实,用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改革来倒逼各部门依法减权、放权、治权,形成覆盖行政许可、行政征收、行政给付、行政确认等领域的“一次办结”机制,推动了服务环境优化,促进了行政效能提升。市民的总体反馈是:办事的环境好了,工作人员笑容多了,办事效率明显提高了。
为提高办事效率,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政务服务事项进驻大厅工作,并确定805项进驻项目,其中行政审批506项,公共服务299项。在政务服务中心的窗口布局上,他们协调有关市直部门单位,推进内部项目归并,分类设置公安事务、民生服务、不动产登记、社会保障、企业服务和投资项目服务六大功能板块。截至目前,政务服务中心共进驻52个单位,其中行政审批职能单位28个,公共职能服务单位24个,开设服务窗口319个,入驻工作人员763名,负责办理市级全部行政审批、公共资源交易和行政服务事项。
在创新服务模式上,市政务服务中心严格实行“各入驻部门执行审批职能向行政审批科集中、行政审批科向政务中心集中;对行政审批科和首席代表授权到位、行政审批科办理审批事项到位”的“两集中两到位”工作原则,督促入驻部门派驻业务骨干承担窗口服务工作。最近一段时间,他们还协调市国税、地税部门采取共建、共驻、互派等方式,积极探索“一窗一人一机一屏一POS”的服务模式;把“五险一金”等社会保障机构和公证、法律援助、水暖电气等公共服务单位窗口集中起来,为推行“联合办理、集成办理”进行了有益尝试。
为提高行政审批效率,市政务服务中心提出“主动、超前、精细”服务,改变过去“坐等审批”的习惯,变被动为主动。特别是在对省市重点项目的审批中,主动联系企业服务联络员,提前了解项目信息,尽快与项目单位联系对接,提前告知企业需准备事项,让项目单位心中有数、早作准备。与此同时,政务服务中心培训了十多名帮办(代办)人员,分散在中心的各个角落,为群众和办事企业提供免费的咨询、引导、叫号、打字、复印、填表、网络上传等服务。
此外,市政务服务中心积极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按照《山西省“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建设工作方案》,建设集行政审批、公共服务、公共资源配置、阳光政务、互动交流、效能监察等功能于一体,省、市、县标准统一、多级联动、资源共享、业务协同的“互联网+政务服务”网络平台;建立了材料、证照共享机制,推进事项全流程电子化运行,内化部门间办事流程和材料报送渠道,变“群众奔波、基层跑路”为“信息跑腿、部门协同”;通过网络平台、实体大厅、微信公众号、移动客户端、自助终端等多种渠道,为企业和办事群众提供“一站式”、“一网式”政务服务,优化投资建设项目审批流程,推进了审批标准集成办理的进程。
市政务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韩晓瑜告诉记者:“市政务中心的职责主要是落实好‘简政放权、放管结合’的成果,为各类行政审批业务的办理提供了共同平台,实现政务服务场所由‘强调专业’到‘注重综合’、办事群众由‘多头跑’到‘一站式’的转变。”